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政府如何有效地实施城市规划

政府如何有效地实施城市规划

政府如何有效地实施城市规划
政府如何有效地实施城市规划

政府如何有效地实施城市规划

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发展演变而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传统规划体系的缺陷日益明显,以往的规划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后的全新环境。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人文环境的多元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既包括经济体制及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与现状文化和心理的冲突与整合,也包括决策层所作的改革及宽松政策环境的获得。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样化,私有产业增长和国企比重下降,决策地方化和实用主义观念加强,种种问题,使得我国城市规划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的实施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积极向上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1. 城市规划发展现状及问题

探讨未来发展就得先了解当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1 现实困境带来的挑战

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导致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规划无法跟上快速的城市发展速度。首先是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和城市的不断蔓延,使得城市规划很难预测城市未来的人口规模和土地需求。其次是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不可持续态势。人口高密度与耕地的不断减少,使城市呈现危机,并威胁到经济、环境的长期效益。

双重土地使用体制。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有偿有期限使用城市土地的制度,对成同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原有的无偿无期限使用城市土地的制度仍未完全取代,两种体制的并存造成了城市建设的无序化。市场机制和行政干预共同作用下的土地使用导致了土地使用性质的随意改变以及城市蔓延。另一方面,在当地竞相吸引外资以及土地开发的特殊模式激励下,城市逐渐开始蔓延。

1.2来自历史遗留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对经济计划的固有依赖,以及城市规划和经济计划之间缺乏协调。过去,城市规划属于从属地位,长期服从于经济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活动及其相应的居住安排物质空间,以实现经济计划的目标。城市规划无法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直接控制。只有“注册在案”的项目才能获得资源、土地及规划的支持。由于这些遗存,规划者无法处理和控制不断增长的非政府计划的项目。总体规划要与经计委编制的项目规划协调。事实上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总体规划主要考虑一个城市最为理想的空间结构,而较少考虑到操作性因素,例如投资、

财政或制度上的制约。总体规划无法指定哪个部门投资哪个项目,而经济计划却可以。因此,经济计划更接近于决策过程,而规划过程则与土地利用决策分离开来。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总体规划难以实施了。此外,“计划发展”意识还普遍存在。通过国家干预的城市规划被赋予太多任务而难以操作。

1.3 城市规划体制本身的缺陷

改革开放2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基本建立了城市规划的初步体系。但就整体而言,城市规划仍然受到各种力量的挑战,甚至被指责为阻碍了经济发展。在规划行业,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理性的分析,研究规划工作存在的不足,以探索中国城市规划进步的有效途径。

1.3.1 首先是在价值体系对接上的矛盾。城市规划是以社会的综合最优发展为目标,并且更倾向于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公益事业的保障。由于与“最大经济效益”的政府目标体系的不吻合,造成了在规划价值目标和规划理念的偏差,经常出现反复、混乱、无序的现象。

1.3.2 法规建设和实施的环境还不完备,其系统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法规体系、主干法内容、相关法的衔接和整合以及法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等方面。

1.3.3 政府管理架构与城市规划体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分配和平衡,行政权力体系的纵向性与城市规划在区域、城市的整体协调性,现行财税体制与城市规划实施,政府部门权利分割与城市规划运作实施过程,政府的权威决策体制与城市规划发展要求等等。

1.3.4 体系的开放性不足,由此造成规划本身的公共认可度较差。体系内部似乎完善,但外界交接时容易受到冲击。

2.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应注意

2.1城市规划编制总体原则

2.1.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1.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1.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2.2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远期与近期,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需要与可能的关系;②合理、科学地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尽

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菜地、园地和林地;③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城市绿地,搞好绿化建设;④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保持与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⑤根据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的各项定额指标和建设标准,并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2.3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它设计到许多领域,具有综合性、政策性与前瞻性。广义交通规划包括交通设施体系布局规划、交通运输发展政策规划、交通运输组织规划、交通管理规划、交通安全规划、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由于二者在交通方面的交叉性和各自本身的规划性,二者具有重要关系。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在最初阶段决定了交通规划,在建设及运营阶段,交通规划又反作用于城市规划。

单从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方向来考虑,由于城市规划更具宏观性,更加全面地整合利用城市既有资源,协调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所以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起到了决定和分配的作用,注重交通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注重了与其他方面的协调关系。交通规划对城市形成和发展具有影响:它是国民经济4大生产部门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备条件。交通规划对城市规模也具有影响,这是由于它对工业的性质和规模、城市贸易,人的生活工作等差生重大影响。交通运输直接影响城市用地规模。交通规划对城市布局也存在影响: ①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②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影响城市干道走向;③对外交通用地不止,关系到城市发展方向.;④是城市面貌的反映。

2.4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每个城市都具有代表其自身个性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来源于这个城市的历史、当地的人文等多个方面。在世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调解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矛盾成为城市良好发展的重中之重。

就我国来说,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理、气候差异很大,造成各地区和城市之间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上海的石库门、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土围楼、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吊脚楼等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或城市文化,凡此种种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都有其形成的客观

条件和自身的适应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科学地、历史地研究城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但是如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忽视城市文化的倾向,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信息资源涌入城市,使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中坚力量,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谋求眼前的利益,城市文化往往扮演着可以忽略的角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应重视城市文化并予以传承。

3.政府今后如何有效实施城市规划

3.1城市规划走向制度化

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以《城市规划法》为主的主干法及其相关法律。

首先是要明确控规的法律地位。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管理来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对长远目标的控制和宏观的指导,是轮廓性的粗线条的规划,它难以指导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需要下一层次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管理的依据。目前,各城市编制的分区规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地位很不明确。受法令约束的规划在规划体系中十分有必要。

其次是健全规划诉讼体系。规划实施体系通过颁发土地利用规划许可证,赋予规划全力机构权力,来确保被提议的开发符合城市规划。规划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而弹性过多就等于无法控制。没有一个合适的监视程序,规划原则很容易被歪曲。城市规划委员会的设置和控规合法化设立,能减少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行政意志。然而,要使规划法令化,应加强当前的规划诉讼体系并制度化,以处理对规划的不同意见。

3.2整合城市规划的主体力量

“城市规划作为体现政府职能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认为是由行政和技术支撑体系两者构成的”。这两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现代西方城市规划则注重两者的紧密结合,注重规划公共行政体系和技术支撑力量的公益性。与西方国家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市民社会以及公民文化基础上的背景不同,我们的城市规划长期建立在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具备超越个体利益的土壤。

我国的城市规划必须在坚持公共性的前提下,强化政府规划部门的权威,树立城市规划部门的形象。毕竟,作为一项基础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的宏观性,全局性特征要求政府要发挥主导力量。此外,我们还需认识到政府部门自身能力

的有限性,需要重视市场规划力量的作用。我国现有的市场化以及半市场化城市规划力量都是从原来的规划管理部门分离出来,它们主要是城市规划中的技术支撑力量,拥有很强的技术势力,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发挥它们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克服它们的自利倾向。其三,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非政府、非盈利的技术服务机构、自治团体,它们代表了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城市规划中的不同声音,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他们的声音同样不可忽视。3.3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的市民参与还处于告知性参与阶段,参与的程度还处于低层次上。加强公众参与,需要完善更有利于公众参与的决策、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起官员、专家与公众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就要建立开放的公众参与制度和一个互动的城市规划体系,政府管理者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方式与社会上的各个团体合作,利用规划展览,市民咨询的方式征求市民的意见,并将合理的意见在方案修改中体现出来,这才是城市规划正真需要的东西。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18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三条本细则是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城市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现状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五条编制总体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一)市(县)域基础资料 1、市(县)域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 3、资源条件: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状况; 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8、三废污染状况; 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状况; 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二)城市基础资料 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1/35000。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1)气象资料; (2)水文资料; (3)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4)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等。 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 (1)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及产值构成等; (2)城市人口资料:包括现状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及其中暂住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构增长的情况等;

城乡规划管理系统与法规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第一章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1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容和特性 基本容(1)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2) 依法审批城乡规划(3) 城乡规划实施(4) 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 特性 ⑴就管理的职能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服务性和制约性。 ⑵就管理的对象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宏观性和微观性。 ⑶就管理的容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 ⑷就管理的过程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⑸就管理的方法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规律性和能动性。 2城乡管理的基本原则 ⑴依法行政的原则⑵系统管理原则⑶政务公开原则⑷公众参与原则 3城乡规划决策的类型和含义 含义:就是城乡政府和城乡规划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乡规划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城乡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类型(1)最优决策和满足决策指最有效地达到既定管理目标的决策。(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操作作规程进行决策。 4如何提高城乡规划决策技术 优化决策结构,提高决策技术水平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化和法制化建设 第二章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 1简述行政领导的含义 导行政领是行政组织或机构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指挥影响组织的个体成群体,从而实现一定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结合城乡管理工作容,谈谈如何提高行政效能。 提高行政效率应该采取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方法,应该把重点放在改革和完善行政部的体制、结构、程序和提高人员的素质上。把重点放在改善部环境上,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自我改革和完善。 (1) 改革组织体制。 (2) 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完善行政过程。 (4) 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3行政法治原则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具体容包括4方面容:⑴行政行为主体合法、⑵行政行为容合法、⑶行政行为程序合法、⑷行政行为权限合法。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机关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某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经法律授权的特定的一级政府批准,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依据想抵触的措施,事后必须报法定国家机关予以确认。 4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所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重点: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编制层次、编制内容。 ?难点:城市规划审批及实施。 ?要求:掌握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编制层次、编制内容,了解城市规划的审批及实施。 3.1城市规划的编制 一、城市规划编制阶段、层次、依据 1 编制阶段及层次 一、城市规划编制阶段、层次、依据 两 个 阶 段 2 依据

→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或区域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本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二、编制内容(摘自“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一)总体规划纲要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成果: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二)城市总体规划 1 含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 期限: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3 组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市域:城市政府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城镇体系:是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中心城区: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 4 强制性内容 ?城市规划区范围。 ?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5 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书、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 三)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含义: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2期限: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并不得违背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内容: ?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与管理 课程负责人:杨晓芳开课部门:城建学院编写时间:年月 课程代码城市规划与管理学分总学时 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专业课程 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的公共选修课程 前修课程 或要求 无 一、课程内容简介 城市规划与管理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把城市作为一个统一的组织系统,对城 市的空间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促进其相互配合,以实现城市发展的预定目标,取得最大 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动态过程。本课程将主要经济管理类的本科生为教学对象,讲述城市规划与 管理的基础知识,是一门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贯彻了我国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的法规、方针与政策,重视城市空间布置与区域经济繁荣的关 系,集中体现了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城市形象规划与设计、城市的经济功能与规划、城市规划与行政管 理、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公共管理的变革与发展等内容;引入国内外城市规 划管理的先进典型范例,分享现代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中有关法制管理和资金筹措方面的先进经验。 二、教学目标 《城市规划与管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管理中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数字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城市规划、运营和管理方面 的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系统而实务的学习,打造既懂城市规划又懂公共管理的复 合型人才。 三、教学方式 采用教学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 学中注重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四、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讲课实验(实践) 上机其它小计 一城市和城市规划基本概念;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

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计划方案

2015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时间:2015-01-09 13:02 第1篇: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环境整洁优美、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临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繁荣、文明、和谐新临城”为目标,按照“宏观标准简单、微观管理精细”理念,启动为期三年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程,构建“大城管”格局,理顺体制,着力做好占道经营、广告牌匾、环境卫生、街道交通秩序等整治工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二、主要工作 (一)构建“大城管”格局,实现管理体制上的突破 在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三级网络”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大城管”格局,实现管理体制上的突破,解决部门之间交叉管理、职责不清、标准不一等严重影响我县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问题,为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建设局、工商局、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局、环保局、财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临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城管局”)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综合行使城市管理执法职能和环境卫生、市政、市容、绿化、规划管理以及流动商贩、露天经营、城市交通、客运秩序和其他方面的城市管理职能,达到城市管理高效、快捷、综合执法的目的。 (二)增加环卫基础设施 在新建道路、小区等处建设垃圾转运站及公厕。同时,结合我县道路实际情况,购买必要的机械清扫车、垃圾清运车。 (三)加强县城功能分区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实行“一证管多证”模式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1/ 22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1 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市综合管理已成为推动城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城市综合管理的综合协调与沟通方面,仍然不尽完善。城市管 理工作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有些可以通过改善城市 管理体制加以解决,有些属于加强法治建设范畴。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 可以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手段参与城市管理,辅助解决上述问题中的部分内 容,使城市管理形成法制、行政、技术手段“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是今后城市综 合管理发展的必然。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系统正以其信息海量化、 网络互联化、动态实时化、覆盖全面化、现实虚拟化、表现丰富化等优势,成为现代 化城市管理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手段之一。 我国许多地方早在年就着手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到现在已是遍地开花。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加强,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 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已成为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2 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建设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建设管理保障、运行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人才队伍保障);打造集成、高效的数据中心平 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建成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各种应用系统,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显著提高城市管 理能力和应用效果。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性与全局性的系统设计,将为社会、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并全面带动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 设施和资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等技术,清晰梳理城市级基础设施和行 业应用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和竖井式建设,实现安全、可靠、开放、集约共享的智慧 城市系统。智慧城市围绕下述服务和支撑能力进行建设: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具备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等能力。通过创 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环境,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信息亭都多 种方式获得信息和政务服务。 3/ 22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法与过程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 规划方法与过程研究

一、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方法研究 通用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及创新方法: (一)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构成要素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构成要素应由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设定、战略规划、主题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等五个要素组成。 1. 建设目标设定 组织建设目标的内容应是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组织使命的陈述,建设目标描述主要内容应包括“确立核心价值观和使命的陈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描述应具有以下特质:(1)基于城市管理的公共性,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制定主体应是全体市民与市政府官员,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应是市民与政府的共同建设目标;(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应表达出整个城市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和理想追求;(3)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作用的时间是长期的,不会随内外部环境改变而轻易改变,因为它是激励、指引一个城市长期奋斗的理想,如果经常反复修改,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要注意,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是一个凭空捏造的过程,需要首先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充分全面的调研分析;完成需求分析和宏观的发展定位;识别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以确保发展目标可实现;最终提炼升华成为既忠于现实实际,又带有激励色彩的建设目标。 2.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建设目标,包括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体系框架、实施方案的拟定。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可包括下述内容:战略路径选择、战略方法模型选择、战略进程规划等,而其特质应是:(1)智慧城市的建设战略应由政府高级官员主导,在市民、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下完成。(2)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存在多个战略规划。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要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一个战略可能无法覆盖这样的任务。在一个建设目标期内,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六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六章:城市规划的实施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一、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考试大纲要求 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 2.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知识结构体系 (一) 城市规划实施的概念 城市规划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涉及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1. 政府实施城市规划 直接行为——根据规划,制定实施计划与政策;通过财政拨款等手段,直接投资建设项目;根据目标,制定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控制和引导行为——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控制和引导,以加强管理。 2. 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参与项目的投资,关心井监督规划的实施。 遵守城市规划的规定和服从城市规划管理,客观上有助于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 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 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和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按照规划进行 (三)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 1. 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2. 使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适应,满足并平衡城市人的需要与利益

3. 使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 二、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行政 考试大纲要求 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及政府行政职能的关系 2. 熟悉城市规划行政行为与其它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 3. 了解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 知识结构体系 (一) 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及政府行政职能的关系 1. 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和实施城市公共政策,要有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的自发过程,以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企业高强度开发;破坏自然人文环境),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1.城市管理的概念: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障城市肌体健康运行,以城市的物质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和建设活动 2.城市管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城市的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 在城市社会管理的四部分中,人口管理是较重要的一方面 城市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管理的综合性(城市是高度复杂的集合体,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系统,具有各自运行的规律和特征,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同外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决定了城市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管理的开放性(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开放型大系统,无论是对自然资源的以来还是产品对市场的依赖,使城市与其区域联系十分密切) 3)管理的动态性 第二章 1.决策的含义: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2.决策要素: 1.决策者 2.目标 3.环境 4.待选方案 5.待选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 6.环境因素、备选方案、可能结果三者的对应关系 7.备选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3.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概念:就是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4.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依据:计划依据法制依据规划依据经济技术依据 第三章 1.行政的概念:行政就是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2.测量的主要三种方法:1)行政费用测量法 2)行政职能测量法 3)要建设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控制性详细规划需收集以上基础资料; (一)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二)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至小类; (三)人口分布现状; (四)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五)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六)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七)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包括地价等级、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况、开发方式等;(八)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 第二十九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 (一)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二)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1、各种使用性质用地和适建要求; 2、建筑间距的规定; 3、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 4、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5、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6、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7、有关名词解释; 8、其他有关通用的规定。 (三)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 (四)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者,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1、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1)用地性质; (2)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3)建筑控制高度; (4)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5)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6)交通出入口方位; (7)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2、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1)人口容量(人/公顷); (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3)建筑色彩要求; (4)其他环境要求。 第三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内容要求 (一)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 (二)用地现状图。 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共设施现状,必要时可分别绘制; (三)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四)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文本中控制指标相对应); (五)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1、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2、规划保留建筑; 3、公共设施位置; 4、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5、停车场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必要时4、5两项可单独绘制。 (六)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会各类工程管网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丹东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模板

丹东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发布单位]: 丹东市人民政府 ?[文号]: 丹东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 ?[发布尔日期]: 12月15日 ?[生效日期]: 12月1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 进行各项建设, 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本细则。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 丹东市城市规划区的范围, 在新修订的《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前, 暂确定为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以及丹东民航机场净空区域、丹东港大东港区、丹东保税区、丹东华能电厂厂区。 第四条城市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服从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必须依法制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 更改或废止。 第五条城市规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 用与工程建设的规划审批权必须集中在城市人民政府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各项建设工程必须按规定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六条丹东市人民政府负责丹东市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丹东市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城市重要详细规划方案的审定。 各县( 市) 人民政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市、县( 市) 人民政府每年应当向同级亿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 第七条丹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规划工作, 在各区( 含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 设立相应机构, 负责指定区 域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各县( 市) 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丹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城市规划, 并有权对违 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 1项目实施方案 1.1 实施步骤 第一步、人员任命 第二步、技术交底 第三步、现场准备 第四步、现场勘查 第五步、设计图施工图施工方案现场确认 第六步、编制点表(终端设备安装点位信息登记表) 第七步、编制预算 第八步、编制计划(分部实施计划,材料进场计划,质量管理计划,确定质量标准)第九步、按计划组织实施,按质量标准实施,做好变更控制,编制进度报告 (含收入,点位完成比,现场问题等) 第十步、分部分项分工序验收,随工验收,完成一个点位编制一个分部分项完工报告第十一步、随工资料档案管理 1.2 立项 公司组织级确定项目正式成立 人员任命,确定项目实施具体负责人,即项目经理,授予项目经理权限,约 定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具体职责范围包括:接收技术交底、编制计划、项目采购申请、编制进度报告、组织 项目验收、各方沟通等 具体权限范围包括:申请并在公司的监督下使用项目运营费用、项目实施费用、项目设备材料申请及使用、组织施工队伍 1.3 计划 1.编制进度计划 根据甲方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并与项目相关干系人就实施计划进行沟通确认。 智慧城市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编制方法: 根据现场情况编制实施点表 确认实施点表中各点位的时间计划 汇总各点位时间计划,编制整体进度计划 规定进度计划变更流程 2.编制成本计划(人料机使用计划) 深化设计,编制各点位预算,包含设备材料预算,施工预算(人力资源、施 工机具),汇总成总体预算 根据分步实施计划,制定材料进场计划,施工队伍进场计划,施工机具租赁 计划 成本跟管理计划需与进度计划同步变更 3.编制质量管理计划 根据分步实施计划,及细分的施工工艺步骤,设定质量控制点及检查点质量管 理方法:现场抽查,远程检查,检查记录及图像影音资料存档质量标准及施工 工艺:符合国标和设计图纸要求 4.编制安全管理计划 编制安全培训,安全例会时间表,项目部各人员按时参加安全会议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含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一九九一年九月二日经第十四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部长(签名章):侯捷 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城市规划的编制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七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第八条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5) 1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5) 2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5) 3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6) 3.1 建设目标 (6) 3.2 主要建设内容和功能 (7) 3.2.1 总体功能 (7) 3.2.2 基础平台 (8) 3.2.3 智慧应用 (13) 第二部分“智慧城市”项目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智慧城市”整体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一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二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三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规划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顶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6 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7 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伍尚财

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伍尚财 发表时间:2019-08-30T14:34:16.91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伍尚财 [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逐渐的加快。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逐渐的加快。城市的设计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的规划一定要及时,规划中一定要注意精细化管理,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灵魂。绿色、网络、遥感技术等都是设计中可以考虑进去的因素,在实施过程中是很有效果的。并且在未来也是城市设计中需要考虑进去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着重介绍绿色、计算机、遥感技术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对策探析 引言 城市设计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结构,思想,城市设计规划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美观。但是目前为止,我国的城市设计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空间步行系统等公共设施环境中设计还缺乏一定的美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城市设计规划相关部门的专业知识人员较少,没有形成一个笼统的专业设计团队。并且,我国在城市设计方面,缺乏对于城市周围的环境的分析意识,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设计的短板,较容易出现建筑单体和建筑整体的效果与建筑周围环境特征不明显,不吸引人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发生,直接体现出了我国城市设计中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问题,因此,加强城市的设计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城市规划进行了深度的阐述,希望能给在我国从事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1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其内涵 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这三者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这三者存在着天上地下的本质差别,如何分析该三者的差别?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剖析,分别时狭义方面与广义方面,从广义方面来讲,城市设计就是针对于城市整体所进行的整体布局,包括城市内部的所有资源,设计就是将其进行笼统合理的管理、规划于应用,并且优化城市内部的各种配置,以便使城市内的设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给城市内居民提供更加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整体的生活幸福指数。从狭义上来讲,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的所有物质要素进行的笼统性的设计与管理,城市设计是城市进行规划管理的基础所在,其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城市设计可以从城市空间的整体构图上分析引导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中和城市规划阶段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并且城市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学科,这些学科之间互相联系又各有不同。城市的设计有着复杂的学科统一综合性,这对创造自然又舒适的居民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是因为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内容及学科较多,并且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因此,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做好多方面的打算,尽量使城市设计的选择多样化。同时,城市的设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表面上的设计,城市设计还涉及到城市内政治、人文、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脚步的发展而逐渐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城市的设计规划应该与国家发展的脚步,与社会发展的理念相互适应,相互结合,你满足现代化的国民对城市设计规划的要求,以促进城市设计在实际规划过程中的应用。 2优化措施分析 3.1降低城市发展成本 城市群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城市发展成本,可以进一步摆脱乡村对城市区划方面的束缚,从而更好地实现了优化区域布局的目标,这对于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统筹规划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政策可以进一步节约大量的资金,可以有效地利用城市带来的项目资金,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对城市的资源补给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城市发展的资金成本与资源浪费问题。乡村振兴还可以优化乡村环境,有效地减少乡村环境污染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弊端,有效地卸下城乡发展的共同包袱。在城乡共建的机制下,还可以明确城市与乡村各自的发展任务,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从而在新的制度框架下更好地形成政策体系,促进乡村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城市发展成本。 3.2以数据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 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的速度逐渐加快,规划实施的各个环节逐渐改进,并不断适应信息化背景。笔者认为,在当前时代,我国城市规划实施中,应始终以数据作为城市规划依据,对各项信息、模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合理应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首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想要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应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信息设备的配置,如,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城市测绘技术的引入,如此,在城市规划实施中,城市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应就具体规划内容收集数据,并针对性地完善城市各项系统,尤其是城市交通系统、安全系统、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以真实数据为依据,保障了城市各项系统的安全与作用发挥。最后,在数据作为城市规划依据过程中,加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分析能够在众多数据中快速筛选出有力数据,为城市规划实施提供依据;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城市未来发展有效预测,提高城市规划的分析能力,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城市发展速度。总之,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作为城市规划依据,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实施。 3.3转变规划实施过程 一个城市的规划是城市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变现,与城市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规划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城市规划质量,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此,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转变规划实施过程,成为城市未来规划发展的根本。大数据时代,我国城市规划实施不断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现代市场的多样化,城市规划管理实施涉及工作越发多样,增大了城市规划实施的难度,加之,城市规划政策的不完善,影响了城市规划实施的效率。实际上,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最大问题在于:相关人员并未真正认知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仍以传统规划方式为主,忽视了大数据的重要性,导致城市规划实施水平停滞不前。同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忽视了对民意的调查,或者调查并不全面,直接导致城市规划与居民心意不符,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进度与水平。 3.4城市设计决定着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原则 严格遵循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设计规划工作的效率,并且城市设计在很大一方面上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综合不同城市的面貌差异,将各个城市之间发展的差异进行综合的评估,并且将其作为城市设计的基础,由此可以最大程度的彰显城市特有的风格面貌。同时,这也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遵循差异性相互适应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将城市发挥在哪的实际要求作为主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06-4-6 发布机构:建设部文号: 建规[1995]333号实施时间: 1995-06-0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三条本细则是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城市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现状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五条编制总体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一)市(县)域基础资料 1、市(县)域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 3、资源条件: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状况; 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8、三废污染状况; 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状况; 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二)城市基础资料 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1/35000。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1)气象资料; (2)水文资料; (3)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4)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等。 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十一条规划评估成果报备案后,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三)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新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5)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7)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7)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8)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8)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8)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8)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9) 4、1建设目标 (9) 4、2建设原则 (10)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1) 5、1总体框架 (11) 5、2技术架构 (12) 5、3应用体系 (13)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5)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7)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7)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8)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8)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8)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8)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9) 4、1建设目标 (9) 4、2建设原则 (10)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1) 5、1总体框架 (11) 5、2技术架构 (12) 5、3应用体系 (13)

1前言 智慧城市,就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与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与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与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与《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