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chk-dfu_w论《诗经》的理性精神特征1

chk-dfu_w论《诗经》的理性精神特征1

chk-dfu_w论《诗经》的理性精神特征1
chk-dfu_w论《诗经》的理性精神特征1

!

_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一场睡眠,如果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温暖又柔和的床铺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这个功绩中享到自己的幸福。--别林斯基

论《诗经》的理性精神特征

贺光速孟修祥摘要:《诗经》代表着我国早期的文化形态中的理性精神。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表现特征加以阐述,即:一重人事而轻神事,对现实政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二追求仁政、德治的理想社会境界,显现出人的觉醒与对民主的启蒙;三重礼乐文化,表现出人类自觉的对“善”的追求精神;四把道德要求与现实功利目的统一起来,形成情与理的自然融合。

关键词:《诗经》理生精神文化形态

一、重人事而轻神事

二、人的觉醒与民主启蒙

三、礼乐文化与善的追求

《诗经》代表着我国早期文化形态中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的特点是把理性贯彻落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中,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它不作抽象的玄思,也不带有某种神秘的狂热来解说事物,在理智的引导下,避免了宗教情绪的产生;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却不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相冲突。概而言之,《诗经》的理性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重人事而轻神事

> 《诗经》对天神的态度,主要表现在《颂》、《大雅》内的史诗和祭祀诗中。这些史诗和祭祀诗几乎没有描绘出什么具体可感的神,只有抽象的“天”。“天”的作用也不似西方史诗中的天神那么具有权威性,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人民。人与天神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天神高高在上,远离人世,并不直接对人间发号施令,而是指派代理人来承办人间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天监有周,昭假于天下”,“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所以,无论是商的祖先还是周的祖先,都是代表神来管理人间事务的。那么,对天的崇拜在这里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由此表明,人对自身能力和人神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祖先最初不过是本族的一员,把一个先民上升为同天神相等同的地位,无疑是对人的升格;尽管祖先是一个特殊的带有一定抽象意义而非普遍意义的人,这也同样意味着神位的下降。因为它为人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解放创造了条件,故《诗经》时代的先民们把对现实人事的注重看得高于对神的崇敬。其突出的特点,是对自己祖先的颂赞远远多于对天神的崇拜。

《诗经》中带有史诗性质的作品,如《公刘》、《绵》、《生民》等,对人的能力的表现且不用说,就是用以祭祀天神的诗中,也掺合着对祖先的崇拜与颂扬。至于那些专门祭祀祖先的诗则更突出,而且在数量上远超出祭祀天神的诗。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丞灬民,莫匪尔极。贻我耒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

时夏。 《思文》

对祖先的崇拜超过对神的崇拜。这种崇拜心理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对人的重视。《诗经》中许多歌颂君王的诗中,增多了现实人事的内容,就表明对人的认识正在走向深入。《假乐》虽有“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之说,但在更多的诗句之中,如“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不解于位,民之攸既土”等,则是充分肯定修明政治,使万民归附才是国运长久的根本。诗中的倾向是:受禄于天,受天下于民,对人的基本权力予以肯定,“天生丞灬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①连天帝也告诫人间君主要爱护百姓,实行仁政、德政:“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②世上的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天神才赐福。它体现了上帝授天下于君王并非盲目而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是要人间君主在现实政治中勤务政事,爱民德民,而不是声色犬马、荒淫无道。这种要求与其说是天神提出的,不如说是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的反映。上帝的意愿同人民的意愿相一致,天代人言,这较之殷商时代盲目迷信天神的权力和意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社会政治来说,表明人们对社会政治的自觉参与意识的增强,对于民主政治的渴望。“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③“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④证之于史,亦可见《诗经》重人事而轻神事,关注并尊重人民的意志和愿望的创作倾向。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现实政治的一种非常清醒的理性精神。

形成这种理性精神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对历史变革的认识积累和对历

史规律的理性思考。“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⑤诗中把天命和人事的作用相等同,透露出极清醒的历史理性的思考,表明当时周人对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认识。周人能够战胜殷人取得政权,固然有天帝赐福的力量,但是,当初殷革夏命,也是秉承天命,却又为何丧国于周呢 周人从这种政权的更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进而开始对天命与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周人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状况,殷纣与文王的统治相对比,看到了美政令闻、谨遵帝命对取得政权和巩固统治的作用,认为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保持国运的长久:“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⑥虽然上天在人们眼中是不可测的,但终于还是有可遵循的东西,即现实人的努力,这就从对历史的借鉴中,看到了人的作用。虽然诗中的一些爱民、德民的思想有的是用“帝谓文王”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但其意义已明白体现出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力量的认识。通过周人灭殷的历史过程,已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是什么力量在对历史的兴亡起作用。虽然他们不否认天神的力量存在,但只是把天的力量视为一种间接力量的存在,而现实中直接起决定作用,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还是自己。

二、人的觉醒与民主启蒙

从《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人们已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重实际而轻玄想的文化心理。人们对事物的评定都是以现实功利为目的的,对天神的崇拜也是为了取得现实生活的安乐、富庶。当自然与人类社会发生冲突,即天灾降临时,人们祈求神灵的帮助,是出于现实功利目的,为了消除现实灾难;在社会政治失道时,祈求天神的帮助也是如此,并非灵魂上的安慰。如果得不到天神的帮助,则会表示出最大程度上的不满。《云汉》通过自然旱灾给人民带来痛苦,人们在祭祀、祈求天的帮助而不得的情况下,对天神的能力产生了不满和怀疑:“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昊天上帝,则不我遗……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遁……昊天上帝,则不我虞。”那么虔诚、慷慨的祭祀,可神却无动于衷,在关系到百姓生死、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却一点也

不帮助人民摆脱灾害。

如果说《云汉》对天神持一种温和的不满与怀疑态度的话,那么,《雨无正》则对天神不分好坏,不辨是非的行为给予了强烈的指斥:“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曰文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事实上,《诗经》中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而导致对天神的否定的诗,比上述情况要多得多,而且,否定和批判的程度也比因自然灾害而否定天的诗要强烈得多。由于“以德配天”和“天命神权”的思想在春秋时仍然是统治者执掌政权的理论依据,而一旦政治失道,人们很自然地会把造成这种罪恶的根源追究到天神,把对君主任用奸佞、政治失误、人民生活艰苦等一系列对社会政治的不满,发泄到天神身上,将天神与现实君主一起否定。《小曰文》中有“曰文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同辶矞,何日斯沮 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巧言》中有“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怃。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怃,予慎无辜。”人们在对现实君主统治政权的不满和对天神否定的同时,也对社会政治有了深刻的认识。《板》中体现出人们对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政治昏暗,不用圣人之言,到头来只能是人民受苦的结果的清醒认识,因此,能自觉进谏:“主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丞灬民》中对上帝意志与人民权力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则比《板》更进了一步,不仅仅用进谏的方式,而且指出了民权的合理性,认为民权是天神赐予的具有神性的东西,人的自觉程度比《大雅》和《颂》中的史诗有了更深入的表现:“天生丞灬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荡》并以文王祖先神的劝告方式表明老百姓的权力和意志的不可违背,能够自觉用民权来对抗神权、君权:“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丞灬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荡》的作者认为

,殷商的亡国不是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民权的违抗。还有如《桑柔》,通过写自然灾害和政治失道,从这两方面来对君主政治加以干涉,等等,都表现出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从以上所引的几首诗来看,他们所产生的时间大概不会相差太远。虽然西周前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结构单一,人们对社会政治的认识和理解很肤浅,民主政治观念尚未自觉,民主政治制度也是在自然力的迫使下,为了维护社会生产和种族的生产而产生的,尚处于一种低级状态,人们对于民主政治的认识尚不全面,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但到西周后期和春秋时期便不同了,民主政治观念已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仅从上面所引的作品来看,可以想见在周政权存在的情况下,尚能把这些对他们的先王或现实中的统治者的不满和指斥的诗作流传下来,恐怕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为了把这类诗作为历史借鉴的缘故;如果是作为现实政治的参考,那么,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就一定是能顺应民心的;而无论目的如何,都表明当时的统治者对反对意见是比较宽容的,因为,当时统治者把握教育权,如果要禁止甚至销毁这些文字材料并非难事。再从周史上“国人暴动”推翻厉王统治和其后周、召共和的例证,也足以证明,民主观念已走向自觉。《阿卷》中就已向我们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周天子出巡,君臣和睦的气氛和场面,“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已经指出了政治上的民主思想的存在。

正因为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君主的政治手段对政权的存在与民族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人权的合理性,所以,在《大雅》、《小雅》以及《国风》的许多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宣扬仁政、德治、爱民思想或从反面讽刺政治腐败、君主昏庸的诗。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来看,如果没有民主政治空气的熏陶,子产或许会为了消除异己意见而毁掉西周民主政治的遗迹乡校;当然,百里奚也不会由一个只值五张羊皮的奴隶而成为一国之相了。民主政治的一个突出表现便是举贤授能。贤人自然是有才能,能使国家兴盛的人,并不一定是有血缘关系,也不是靠世袭的官员。施行贤人政治的统治方式,自然要比依靠血缘关系而建

立君主专制和世袭制更富有理性精神,如《鹤鸣》之类的作品,主要表现的就是求贤的思想感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到今天仍被作为吸取外来先进思想或事物的依据,这里包含着多么深刻的社会理性精神啊

三、礼乐文化与善的追求

“礼”和“乐”萌芽于原始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渐从简单到完备,西周时达到成熟。礼,最初并不是直接用以约束人的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力,而是用来事神的。礼对人的约束在于人对神的态度上,约束人的行为是为了取悦于神。后来,由祭神的约束力而扩大为整个社会行为的约束力,由专门事神而变为既事神也事人,所谓“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⑦。西周时代,人们对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认识比原始先民、殷商时更具有了理性的态度。为了维系社会关系,巩固统治,人们根据社会生活经验,把源于原始社会,为宗教服务的一系列节仪、规范以及一些生活习惯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现实化,并把这一系列规定作为统治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法则加以颁布,就成为“周礼”。“乐”当初和“礼”一样,也是宗庙祭祀的精神产品,本是用来娱神的,但由于人们对人的认识超过了对神的崇拜,乐和礼一样,由事神降而为人事服务,成了“礼”的辅助手段。如果说礼是一种纯粹的外在的社会对人的规定,乐则是作用于人的心、潜移默化的、沟通心灵的一种内在的感召力,其目的在于对人性情的陶冶中,达到一种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异中求同,使礼得以顺利地贯彻和执行。“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⑧把礼乐完全视为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中的一个因素。礼和乐作为一种社会约束方式被当做一种文化形态固定并延续下去,就形成了我们常讲的礼乐文化传统。

《诗经》中的宴飨诗就是礼乐文化形态的典型体现。如果说,宴饮、享乐、美声、美色在事神上只是表现人对神的虔敬,那么,在事人上,其意义则远超出了感官享受的范围。《鹿鸣》云:“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侠兆,君子是则是侠效。”本来是写朋友相会、宴饮庆祝的内容,以表现宾主之间的殷厚礼遇的诗,却特别强调“德”的意义,而没有过分热烈的情感流露。道德伦理作为一种社会约束力与人的情感本来是对立的,但在诗中并没有让人觉得有什么压抑感,反而显得情感的内涵更有意义。这种意义就在于把作为外在规范的道德伦理变成了一种应内在的要求而产生的精

神力量,从而觉得这种外来的约束力是发自内心的,和情感相一致的。这也表明,礼、乐在由事神到事人的变革过程中,已经同原始的宗教目的分离,而把道德作为人的情感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把情感引向了理智化的道路,礼、乐也成为专门的维护社会道德伦理的文化形态。由于礼、乐的社会伦理意义,《诗经》中的宴飨诗几乎都具有道德意识的渗透。《湛露》突出赞美君子的美好德操与庄重的仪节:“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再如《大雅·行苇》通篇洋溢着和乐、礼让、安详的气氛。通过宴饮来体现伦理道德情操,歌颂兄弟相亲、尊敬长者、平等待人、和睦相处等伦理美德。《伐木》中则把礼、乐的伦理意义与作用,夸大到连天神都受感动而赐福于人类的程度:“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诗中通过鸟求其友声起兴,引起人们对道德的追求。在诗中,礼、乐不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社会、伦理关系的纽带,而且,还是感天动地,引神赐福的一个条件,这充分表达出人类对和平、友爱的渴望和追求。

宴饮诗中重视道德约束力不仅仅限于正面宣扬,而且也用道德力量去批判、贬斥那些不守礼法规范的人和行为。《宾之初筵》是宴飨诗中较特殊的一首带有讽刺意味的诗。诗中通过对“宾”在饮酒之前“温温其恭”,未醉之时的“威仪反反”的形象和他在饮酒之后,“威仪

幡幡”,“不知其秩”,“载号载呶”,甚至“乱我笾豆,屡舞欺欺”等无礼行为相对比,形象地描绘出伪善面目暴露之后的丑态,并对其加以毫不留情的贬斥,强调遵守道德仪节的要求:“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体现人们对道德礼仪的自觉维护,表达出人们对善的追求心愿。

除上述诗作外,还有一些宴飨诗,如《鱼丽》、《南有嘉鱼》、《蓼萧》、《彤弓》、《瓠叶》等,无论其如何描述酒肴之丰美,还是表达款待之盛情,其旨皆不在于宴飨本身的美味、美声与美色,而是在于表现宾主之间的和谐、亲切的礼仪与道德风范。

《诗经》的宴飨诗及礼、乐文化传统所突出强调的道德规范,在许多人眼中被认为是只维护群体和谐而抹煞个体自由的思想体现而加以批判的。实际上,从《诗经》的宴飨诗中所体现的礼、乐文化特质来看,的确具有维护人伦关系、君臣关系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伦理的化身,也不能简单地根据其道德伦理目的而断言这种文化形态是用道德伦理等社会观念来抹煞个性自由意识的;恰恰相反,礼、乐文化形态决不是对个体的否定,礼、乐中的理性精神,不仅体现在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遵从,对集体利益的自觉维护上,而且,还体现在对个体自由的承认和尊重上。

在西周时代,愚昧和野蛮尚未被彻底清除,用以维系人际关系的礼乐诗酒,以其温和的道德感召力来体现对人生命的爱护,对人的权力和自由意志的肯定,这无疑是一种重大的历史进步。从《诗经》中很容易看出,宴飨诗和礼、乐形态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既不是社会伦理对个性的消灭,也不是对天神的迷信,更不是个性自由无限制的宣泄,而是一种现实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和谐。礼乐、宴饮已经脱离了低层次的感性需要,而体现出一种人类自觉的对“善”的追求精神。用礼乐、美食、声色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隔阂、仇恨,而代之以和睦、亲切的态度,人们在美食、声色的享受中达到君臣思想的一致、道德伦理的实现和心灵的净化,国家之间的对立冲突得以消除。这虽然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色彩,但却不失为一种理智地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神的关系的方式。

四、情与理的自然融合

当我们将《诗经》完全作为一个文学整体来考察其艺术感染力时,我们就会立刻感到它的抒情特点不同于西方同时期的史诗和诗剧:《诗经》并不着意表现人的鲜明个性追求,不凸现强烈的主体意识,甚至在写个人与社会发生冲突时,也不表现浓烈的情绪化气氛,而是情感抒发与理性精神自然融合,构成情理和谐的有机整体。

从《诗经》的抒情诗来看,它不是一种令人畅快淋漓的发泄,而是沉浸在一种静穆、和谐的氛围中,个体情感和社会规范同居一体,抒情的审美追求和现实功利目的相混同;不是表现个性而是突出社会伦理。道德,成为情感的核心和情感表达的规范。无论是在《颂》和《大雅》中的史诗、祭祀诗,还是《小雅》、《国风》中的宴飨诗、爱情诗、怨刺诗、思妇诗中,几乎情感的每一次流露,都有道德相伴随,如“赫赫姜妃原,其德不回”⑨;“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⑩;“宜兄宜弟,令德寿岂”矠紒紜;“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矠紒紝;“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矠紒紞等等。

在表达爱情的诗中,无论是深挚的爱恋,刻骨的相思,

还是苦苦的追求,都显得那么冷静;没有狂热的冲动,没有绝望的萎靡,也没有理智过分压抑情感所造成的苦闷,不给人以情感超出理智控制的迷狂,而更多的是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现实中追求不到,就把“她”移到幻想的梦境中去:“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你待我礼貌,我也报以真诚:“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你不爱我,我也不留恋:“子不我思,岂无

他人”。情感抒发非常适度,既不轻狂,也不显死板;既不违背伦理,也不违背人情。

在弃妇诗中,无论是表达哀伤之情,还是发泄自己的怨艾不满;无论是指责丈夫负心,还是感叹自己命运不济,都体现了一种道德力量,而不是个性情感的情绪化发泄。“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矠紒紟;“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矠紒紡;“既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矠紒紣。在这些诗中,人格的尊严和道德向善力是统一在一起的。

西周末年,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道德价值中新成份的渗入,对道德伦理的审美意义形成很大的冲击,道德价值观的现实功利倾向愈来愈明显。礼与仪的分离,使礼对人的束缚力减弱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男子的特权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一些原始遗风仍然存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与新道德观具有某种共同之处,所以,社会的剧变,并没有造成道德与人的情感的冲突。在现实心理作用下,传统的道德观与新的道德观相调和,上升为一种纯粹的思想性的观念,功利目的成为现实合理的追求,而道德审美却成为人生的理想追求。理想和现实作为生命追求的两个层次而共同存在,尽管各有表现,却避免了冲突,而达到和谐的统一与互补。所以,在《诗经》里的弃妇诗中,对那些负心汉的批判,只限于道德的斥责,而没有现实的否定。诗中所发情感,也没有用道德干预现实生活的情况,道德只是作为人格的自觉维护力量,对抒情予以限制的,因此,避免了情绪化的倾向。

如果把《诗经》中表现爱情或爱情失意的抒情之作,拿来同《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同类作品相比较的话,其抒情特质是极不相同的,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柔敦厚”来概括,确有其道理,但后来儒学教《诗》,把这种认识推向极端化、经典化,用来衡量任何时代的诗歌价值,就未免太机械了。

在《诗经》的抒情诗中,表现对社会政治不满的怨刺诗占很大的数量。如果说爱情诗、思妇诗、弃妇诗中的理性精神是通过对道德向善力的呼唤、对主体人格的维护,把道德审美追求与现实功利目的和谐统一,以理智、冷静的抒情方式体现出来的,那么,怨刺诗则与之相反。怨刺诗是表现人对社会变革、社会政治的不满情绪,如《伐檀》,通过“伤贤者隐避,素餐在位,闵伤悲旷,失其嘉会”矠紒紤,对政治失策加以讽刺。《十月之交》、《正月》也都是在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中,表现出对社会的清醒认识的。这些诗歌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变革中人的不幸,又肯定社会的进步,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保持情与理的统一。从诗本身来讲,它所体现的理性精神就在于人对社会政治的参与意识增强了,人权的自觉性提高了,情感本身已具有了社会理性的思考。

《诗经》所表现的理性精神是多方面的,而理性精神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体现出一种理性向非理性发展的倾向。如果我们把《诗经》按时间顺序大致排成《颂》、《雅》、《风》这样一个历史发展序列,考察各部分的总体思想,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认识过程:人对神 自然的认识人对社会的认识人对自我的认识。《诗经》中的非理性倾向主要表现在《小雅》和《国风》的一些抒情诗中。由于主体自觉程度的高涨,认识到了理性的特点,进而表现出对理性的超越和否定的情绪。主要表现在情绪化的成份增多,个体自由意识强烈了,个性与伦理的冲突激烈了,对个性自由的肯定超过了对社会必然性的服从,忧患意识和生命意识突出了。对此,笔者将另文申述。

①《大雅·丞灬民》

②《大雅·皇矣》

③《左传·僖公六年》

④《左传·僖公十九年》

⑤⑥《大雅·文王》

⑦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礼》

⑧《左传·襄公十一年》

⑨《鲁颂·门必宫》

⑩《小雅·谷风》

矠紒紜《小雅·蓼萧》

矠紒紝《秦·小戎》

矠紒紞《邶·日月》

矠紒紟《卫·氓》

矠紒紡《邶·谷风》

矠紒紣《王·中谷有芭推》

矠紒紤《诗三家义集疏·伐檀》引鲁诗说牗贺光速:荆州师专中文系

孟修祥:荆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摘要】本文主要从《诗经》婚恋诗的思想内容作为出发点,结合《诗经》婚恋诗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诗经》中书写男女相思相恋各种情感的诗篇有很多,内容也十分丰富。从恋爱和婚姻两部分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或爱慕佳人、或情人幽会、或写婚礼的喜庆、或弃妇的悲吟、或对亡者的缅怀。反映出周人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 【关键词】《诗经》恋爱婚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其中的很多诗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我把《诗经》中的婚恋诗分为两部分:恋爱诗和婚姻诗。从恋爱和婚姻这两方面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恋爱诗中有表现他们热烈大胆的追求爱情,有表现情人邀约的动人画面,有表现情人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婚姻诗中有表现先民对新人纯朴真挚的祝愿的贺婚诗,有表现弃妇对男子的抱怨的弃妇诗,也有对逝者的怀念的悼亡诗。通过这些婚恋诗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爱慕佳人的公子,有思念情人的女子,有新婚大喜的新郎和新娘,有不平等的夫权社会里的弃妇,还有缅怀亲人的孤独人。从而全面细致的反映出古人的爱情婚姻生活。 一.恋爱 爱情,是一种矛盾而又微妙的心理现象。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也是要面对爱情,他们也会自然表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爱情。并去追求、转述、传唱、讴歌他们的爱情。而用文学方式系统的反映先民的爱情生活和情感体验正是始于《诗经》。 《诗经》中的恋爱诗是很精彩的部分。在《诗经》中把爱情描写得很细腻,抓住了主人公的心理,动作和神态。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写出古人对待爱情的真诚、专一。诗中有青年男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也有描写男女互相爱慕赠物传情,有描写恋人之间戏谑逗乐,爱意浓浓,有描写恋人因分离苦生相思的恼人情意,每首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 在周代社会的封建礼教还不是很严厉,婚姻还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大胆而执着的追求,体现出人的本能意识。如《关雎》。

诗经论文

1、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期。 《诗经》与《楚辞》是先秦诗歌的代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地方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而“颂”是宗庙祭祀时的乐歌和舞曲。《诗经》采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起兴。《诗经》反映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大部分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硕鼠》、《伐檀》等诗讽刺了腐败的者,表现了反抗的心声;《采薇》、《君子于役》等诗反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忧伤;《氓》等诗表现了妇女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遭遇;《七月》等诗反映了初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表现了天人谐和的意识;《静女》、《蒹葭》等诗颂扬了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诗经》格式以四言为主,是四言诗的高峰。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宗国精神以人为本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绪论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诗经》之后三百余年,中国古典诗歌大抵处于消歇状态,至战国后期,一种“奇文”由楚国挺拔而起,那便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它以其美妙的歌声、突发的异彩,使沉寂已久的诗坛重新活跃起来,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典诗歌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简短的抒情短章向叙事抒情长篇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的基本完成。 第一节《楚辞》的含义、渊源及特点 “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今存最早的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的是楚国的风物,因而富有楚国的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曼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比起《诗经》更富有表现力,既能曲尽缠绵宛转之情,又增强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更富有文彩。 《楚辞》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楚民族在殷商时代已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强大、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和列国间交往聘问之事的增多,它进一步吸收了中原文化,儒、法、墨、名、阴阳等思想及经典都传入楚国并产生影响。屈原曾多次使齐,身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他诗歌中的“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思想和大量的比兴手法,就是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儒法思想与《诗经》的传统。但对《楚辞》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楚文化。首先是楚地民歌。楚地民歌渊源甚古,《诗经》里的“二南”中已有一些带有楚地风物和语言特点的民歌。之后,春秋末有《越人歌》(《说苑》)、《接舆歌》(《论语》),战国时有《孺子歌》(《孟子》)。这些楚地民歌,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有的还用了兴句和双关语,已开楚辞体格。其次,巫风文化的熏陶。楚国一直盛行着殷商时代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间,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这种巫术风俗的熏陶,培养了人们丰富的幻想力,滋长着美丽的歌辞和舞蹈,给楚辞提供了养料。其他如楚国的地理风物、方言声调等也给《楚辞》提供了直接营养。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屈原(前343?----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 北秭归县)人,楚王宗室。他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年青时,曾任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很受赏识重用。后怀王听信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谗言,疏远了他,让他做三闾大夫,失去了政治地位。怀王在被秦国欺骗下,与齐国断交,兵败 失地之后,一度又起用他,派他使齐修好。怀王24年,再次背齐合秦,不久把屈原流放到汉北。 楚国因此先被“合纵”联盟攻击,又被秦国夹击,再次丧失国土。这种情况下,屈原再次被召回,在他的努力下齐楚联盟恢复。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流亡中,他“行吟泽 畔,颜色憔悴,”却仍然心系祖国安危,哀叹民生多艰,写下了大量的诗篇。顷襄王21年(前278)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主要反映周代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著作。《诗经》中的宴飨诗主要收录在《小雅》中,它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宴飨诗的产生、写作目的以及其内容与外在形式等方面来探讨其与周代礼乐文化精神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诗经宴飨诗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1],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2]。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3]。《诗经》中的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可以说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具体来说,包括婚恋诗、农事诗、燕飨诗、战争徭役诗、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等。其中的宴飨诗鲜明的体现出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精神。 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家族血缘关系至关重要。为适应这种农业宗法等级社会的政治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礼制。周代的礼制极为宽泛,既包括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的准则规范,又包括国家政治的典章制度。据《周礼》记载,当时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统称为五礼。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 “燕”本为“宴”之假借,现仍沿用“燕”,是为了显现其反映燕礼的特定意义。根据燕飨诗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产生于西周初期的燕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其中《鹿鸣》、《伐木》、《鱼丽》、《南有嘉鱼》、《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弁》、《鱼藻》、《宾之初筵》、《瓠叶》,以及《大雅?行苇》等均属这一类。《伐木》篇记载,周文王曾身体力行地推行过德礼理性精神贯注于其中的宴饮乐舞。周文王把宴饮乐舞没有看成是自己追求享乐刺激的工具,而是看成是调节人际关系,使长幼尊卑各得其所、互敬互爱的手段。他从宴饮乐舞中获得的是“德”的愉悦,而不是个体情欲的享乐刺激,他要求宴饮乐舞显示出上下尊卑的礼,而不是男女杂糅、长幼不分的欲。在周公执政期间,也注意在宴饮之乐贯注德礼的理性精神。周公设宴款待亲戚,即席作了歌乐,为宴饮助兴。他要通过宴饮乐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突出德礼的理性精神,《周礼》规定,宴饮必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并严格的遵循等级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宴饮乐舞也必须体现出中和的仁德之情,严格的遵循利益规定:天子享诸侯,奏《肆夏》乐舞,两诸侯聚会,奏《文王》乐舞,君王宴请群臣,奏《鹿鸣》乐舞;诸侯犒劳使臣,奏《四牡》等乐舞;至于一般人宴饮,则歌舞《南有嘉鱼》、《南山有台》等。 这类诗歌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欢乐、和谐。如《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客之间。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宗族间的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朝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宴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而对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则是否定的。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不仅祭祀、宴飨等诗中直接反映了周代礼乐之盛,而且在其他诗作中,也洋溢着礼乐文化的精神。 赵沛霖在《诗经研究反思》:“实际上,宴饮诗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既有粉饰太平、肯定享乐的一面,又有好礼从善、向往良好风范的一面,这后一面体现礼乐文化精神,体现

《诗经》里的现实主义风格

《毛诗序》中即言明;“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歌本来就是表达人生志向、抒发思想感悟、宣泄内心情绪的产物,是故并无雅俗之分,王孙贵族吟得,咱普通老百姓自然也歌得,你吟你的阳春白雪,于宫廷殿堂之上,我歌我的下里巴人,游走于乡村山野,各享其乐,理所当然是无可厚非的。马路上的车夫,禾田里的农妇,落榜归乡的穷酸秀才,待字闺中心内怀春的纯情少女,皆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将现实的小事。身边的人儿变成曲调,悠悠吟唱,非但不俗,甚至可能因生动有趣富有意义反映生活而被传颂千古。所以《诗经》中广为应用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自是别有一番滋味。接下来便以其个中典型——《七月》谈起。 纵观下来,《七月》全诗分为八章,其内容涵盖了授衣、寻桑、采繁、养蚕、剪枝、织麻等,最后又回到春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的男女农人们也逐日逐月重复这些工作,虽然劳动成果常常被贵族阶级所剥削,虽然年月常常无衣无褐难以卒岁,生活艰难苦不堪言,可是往里层看,往最深处看,可以看到他们充实的日子满是情趣,可以看到他们带着精神的追求来享受生活,还可以看到他们是为了衣食而勤勤俭俭不断劳作,人们起居生活所离不开的“衣食”与“劳作”在本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七月鸣鸲”等动静结合之景之物铺展开来,成为一切劳作活动的背景,极富画面感,令人观之即在脑海仿佛身临其境;“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归”等被贵族阶级剥削的内心不满直白,体现了奴隶阶级的无可奈何、怨恨而不敢言,愤懑却只能在心中哀叹悲泣,同时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奴隶阶层生活的社会状态;“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等恶劣天气的描写,于现实中烘托了农人们劳动过程的凄苦;而“七月食瓜”“八月断葫”等生活小乐的叙述,瞬间升华了整个篇章的意义内涵,表达出了低阶层农民的苦中作乐,苦中有乐。 既然没有楼阁,就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创造一个空中楼阁,也不乏是一种大情趣。就是《诗经》这样的作品向百姓们杂乱的现实生活中注入了精神追求。 《诗经》里很多作品都是在老百姓中产生的,故非常贴近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总结来说, 具有很高的人民性,这也符合当初的实际。因而其现实主义风格十分突出,现实主义色彩亦十分浓烈。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内容摘要:通过对《诗经》中婚恋诗的简读,重温古代社会的单纯与美好、真挚与自然,领悟先民们外在的情感态度所包含的精神实质,深掘《诗经》婚恋诗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激发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情趣。 关键词:婚恋诗爱情婚姻 正文: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境界,可遇而不可求,神圣而不可侵犯,神秘莫测,变化多端,极富神秘感和朦胧美,这是爱情的特质,是人类其他感情无法比拟的,因此成为青年男女共同追求的对象。 爱情是文学作品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在《诗经》中已体现得十分明朗和完美。《诗经》三百零五篇,有一百余篇是描写爱情婚姻的,可见先民们对情感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感情的自觉和觉醒。《诗经》中的婚恋诗可分为两类:恋爱诗和婚姻诗,下面我就分别作以介绍。 一、恋爱诗 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互相爱慕的美好感情,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所以,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而且曲折的。 1、思慕诗 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男子

追求女子的诗歌,男子是个贵族青年,女子是个采荇菜的姑娘,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随之产生相思之苦,只能在想象中和他亲近、结婚,这首诗就描写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痛苦。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示了男女之情的率真。这首诗作为《诗经》之首,有一定的意义,有前人说诗的主题是歌颂“后妃之德”,这是因为《关雎》居三百之首,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其“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的重要地位。但是孔子只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倒是切实地道出了这首诗的乐调的风格,也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是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较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男主人公都是痴情的种子,都在痴痴地等待心上人,默默地期盼,但往往不能如愿,只能站在远处默默地凝望,主人公的爱情朦胧而美丽,真挚而纯洁,体现出人性的美好。 《诗经》中也有女子欣赏思慕男子的诗歌。《郑风.叔于田》通过女子的口吻,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叔”的美好形象。《邶风.简兮》写女子观看舞蹈时被舞师吸引,情不自禁的产生了悦幕之情。《魏风.汾沮洳》写女子爱上了品貌兼美的农家小伙,认为即使贵族男子也不能与之相比。这些诗歌写得委婉含蓄,曲折感人,将女子钟情的一面展现出来。 2、约会诗 《诗经》中的爱情也不乏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境况:

【开题报告】浅论《诗经》中的相思诗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浅论《诗经》中的相思诗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著作,细细品味文学典籍,它可以算是中国唯一一部褪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翻开《诗经》的第一页,我便被这样的千古爱恋相思的绝唱所着迷。再看《国风·汉广》、《召南·草虫》、《邶风·简兮》、《鄘风·有狐》、《王风·丘中有麻》、《秦风·蒹葭》、《陈风·月出》这些单恋诗所显示出对爱情的追求是没有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目的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对人类纯真美好情感的讴歌。这些诗的存在,是对古代人类的爱情观、婚姻制度、民族风俗的有力见证。 在当今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诗经》中所反映出来的单纯、坦率、直白的爱情观,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自己感情不加掩饰的真谛已经少之甚少了。再次研究《诗经》中的相思诗,唤起人们对最真实的人性的追求和对最单纯爱情观的赞颂。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当时社会中爱情观严谨苛刻,用各种手段来干预婚姻和家庭,青年男女或大胆或含蓄的表达着自己的爱慕之情、相思之情。在后代看来是对封建制度的逾越,因此历代学者对其中的爱情诗所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例如:孔子“礼教”的文学观点便是对《诗经》中的爱情观的批判。本研究将重点放在《诗经》中的相思诗。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论证: 首先,着眼于这些诗所存在的的社会背景,所反应出来的人物形象性格,所影射出来的社会学价值以及这种价值观对现如今社会的一种启示作用。再者,具体分析单恋诗的篇目艺术特色,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运用很突出,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影响着后世的诗歌作品。 一、引言 (一)历代学者对《诗经》中的相思诗的观点 1、孔子对“郑声”的贬斥和厌恶; 2、其他各家对《诗经》中相思诗的不同解读 二、《诗经》中相思诗产生的社会背景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 第二章《诗经》 一、名词解释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5、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这些诗歌,不仅主题和题材广泛多样、真实深刻,同时还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一些本质矛盾。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比,即比喻或比拟。《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这些比喻,都能紧扣诗中的情、事、景,十分贴切。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兴句多在一首诗的开头,或起协调韵律的作用,或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或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诗经》常常将三种手法结合运用。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章法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具体的字词的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是曲尽其妙,如《王风·采葛》。《诗经》的句式虽然也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但用四言最多,占全诗的90%以上。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诗经》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也有形容词,丰富多彩、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如表示动植物的名词有373种,读之可使人博物多识。此外,《诗经》中还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及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写景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3、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参考答案:《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内容提要 (1)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2) 绪论 (2)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2) 二、以为人本的人文精神 (5)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8) 总结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宗国精神以人为本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绪论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本来,从人类的普遍文化情感上讲,眷恋乡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外漂流了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仍然返回了他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是我们须知,贯穿于《奥德修记》这部希腊史诗的中心主题却不是思乡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时只不过以俄底修斯回乡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来叙述这位英雄的冒险经历,歌颂希腊人对自然的斗争和对海外探寻的英雄主义精神。产生这两部书的时代背景是从古代和氏族组织转变而来的希腊英雄时代的奴隶社会制度,“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 ②希腊人通过这两部史诗来对海外征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来表示了最为崇高的赞美。 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

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初教

初等教育专业《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专科) 课程编号:331231211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文学史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总学分:4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专业本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中国文学史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既是培养初等教育师资的基本课程,也是学习中国文化、语言、文学,提升文化、人文修养的重要课程。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分二个学期进行,分别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段、宋元明清及近代文学段,其中每段内容再进行详细划分。本课程以文学史为线,重点介绍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地位影响,突出作品鉴赏环节,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熟悉代表性作家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乃至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较强的解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鼓励作分体文学教学等教学实验。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先修课程:无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相关选修课、古代汉语、中国文化史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一)第四学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段(32学时) 第一编先秦文学(8学时) 总绪论及先秦文学概况:(0.5学时) 第一章上古文学(0.5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原始诗歌的产生,理解上古神话借助幻想以征服自然力的本质特点,掌握并领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的基本内容

及其体现的奋斗精神。 【重点与难点】上古神话故事是重点,理解神话的特征是难点。 【学习篇目】《弹歌》、《蜡辞》、《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 【参考书目】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钟敬文《中国神话故事论集》(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王钟陵《论神话思维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 第二章《诗经》(1.5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理解《诗经》“风、雅、颂”的传统分类以及“赋、比、兴”的诗歌艺术手法,了解各类题材的代表篇目及其大致内容、基本风格。 【重点与难点】国风中反映爱情婚姻和征役生活的诗作是重点,雅颂篇章涉及的社会背景是难点。 【学习篇目】《关雎》、《柏舟》、《静女》、《氓》、《君子于役》、《溱洧》、《蒹葭》、《七月》、《东山》、《采薇》、《生民》。 【参考书目】朱熹《诗集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一至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至第七辑《诗经研究丛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等)。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2学时) 【教学目标】体会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史相兼的性质,了解编年体、国别体的不同形式,掌握《左传》记事为主、擅长叙述战争、《国语》记言为主、《战国策》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重点与难点】《左传》《战国策》是重点,《周易》《尚书》等早期文献是难点。【学习篇目】《左传》:《重耳出亡》、《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郑子产相国》;《国语》:《召公谏弭谤》;《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冯谖客孟尝君》、《触詟说赵太后》。 【参考书目】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6)

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6) 一、名词解释 1、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o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2、《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3、《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

“千古奇文”。 4、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二、论述题 1、简述“楚辞”的特点。 参考答案:“楚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的是楚国的风物,富有楚国的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曼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2、简论“楚辞”的文化渊源。 参考答案:《楚辞》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楚民族在殷商时代已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强大、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和列国间交往聘问之事的增多,它进一步吸收了中原文化,儒、法、墨、名、阴阳等思想及经典都传入楚国并产生影响。屈原曾多次使齐,身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他诗中“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思想和大量的比兴手法,就是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儒法思想与《诗经》的传统。但对《楚辞》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楚文化。首先是楚地民歌。楚地民歌渊源甚古,相沿不断,其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有的还用了兴句和双关语,已开楚

《诗经》的文化底蕴

《诗经》的文化底蕴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中心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以人为本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眷恋故土的思乡之情,它更培养了周民族安分守已,不事扩张、不尚冒险的品格。所以看到,除《商颂》外,一部《诗经》,尽管也有歌颂周人建国立功之祖的史诗,尽管周代社会几百年从未间断过对于周边民族的战争,但这里竟没有一首诗歌颂了周民族对于域外的征服,也没有一首诗传述过独特的异域风物、描写过奇异的海外风光、赞美过他们的探奇猎险、宣传过域外扩张精神。在周人的文化心理里,不要说像古希腊人那样离家远征特洛伊十年,即使是周公东征仅仅三年,诗人已经发出“我徂东山,滔滔不归”的感叹;即便是抵御外族入侵一年二年的离乡光景,似乎也难以让他们忍受。“采微采微,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在周人看来,如果至岁暮还不见还家已经不符合生活的常情。诗火之怨,早已经充盈于字里行间,“我心悲伤,莫

浅谈诗经的现实精神

浅谈《诗经》的现实精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很多诗歌都体现了现实精神。有研究者认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这里我就浅谈一下《诗经》的现实精神。 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所写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开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风俗,人民生活的形象画卷。诗经的现实精神可谓处处皆有,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巧妙,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而生动,生活画面亲切感人等。《诗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继《诗经》之后,两汉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宋、元、明、清文学,都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品。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载辗转,脍灸人口之风情歌语仍散发出一股幽情馥郁的芳香。千古绝唱《诗经》首篇《关睢》章就渗透着人性最本真的渴望,以睢鸠和鸣比兴,引出一位温文尔雅的姑娘正是青年梦寐以求的佳偶。尔后,诗人反复以荇菜为喻,弹奏出一首君子朝思暮恋淑女的浪漫痴情曲。全诗以一种唯美的艺术情调渗透于朴实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也是《诗经》的总体风格。《芣苢·周南》以重章叠句,反复吟唱写出了妇女采摘芣苢的情状,反映她们在劳动中的欢愉之情。两首周南民歌都以最本真朴实的手笔再现了两种不同场景,反映了不同的现实,然而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所包含的现实精神。 所谓现实精神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所写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精神,而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诗经》中还有很多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如反映古老农事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全诗长而有序、层次井然。作品按季节时月的变化来安排篇章结构,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 《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这不仅表现在农事诗的描写。面向现实的生活态度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是对自己生活现实的再现反映。是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力,使诗人能够把握社会生活的各种素材,对各种生活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提示和描写。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和表现的对象。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真的特征,具有生活的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摘要】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因为它的古老,更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中国文化经历过高潮、低潮的起伏,并且屡次面临挑战,但是,它却一次次表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不曾中绝的古老文化,在当今时代仍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功能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文化之独特个性、文化体系之特殊价值素质,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文化精神”。它隐含在人的心灵里,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挥着作用,其所具有的心灵姿式和生命律动,只能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的影像投射到具体的物质形式上。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精神。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态度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中国哲人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虽然也把人与自然看作对立的两方面,但总的倾向是不主张将两者割裂,而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一种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视天道与人道这二者为一体)精神。它不但充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还表达了他们对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就是自然界与人的统一,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过度改造自然,同时人对于自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在当今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反对神(包括神的世界、神的权威、神的力量等等)而提倡属于人的东西的思潮。提倡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中国文化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这种思想与近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不谋而合,都充分肯定了人进取向善的天性。人本主义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并使人们能更有力地抵制外来宗教神学的入侵。 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就是刚健有为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合理地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自古以来,中国的哲人都极力提倡有为、勇于进取,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孟子“舍生而取义”的豪言表现了他坚持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这种不畏强暴、不受诱惑、顶天立地的独立的人格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贵和尚中精神。“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和尚中,就是追求所谓的“和合精神”,即在冲突中追求融合,吸收各种优质成分,“和合”成为新结构、新事物、新生命、新思维,“和合”成宇宙万象。“和合精神”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比如宋明“理学

论《诗经_》语言艺术之美_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论《诗经》语言艺术之美 学院燕山大学 年级专业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燕山大学教研室: 说明:如计算机输入,表题黑体小三号字,内容五号字。本任务书一式三份,教务科、教师、学生各执一份。 II

(输入章及标题) 摘要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选集,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典籍之一。关于《诗经》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围绕《诗经》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诗经》学,包含着广泛的研究领域,《诗经》是中国诗、乐、舞乃至戏曲等众多艺术形成的源头,意义深远,堪称文化之源。而今天我们更多地是把它当做一种经典的文化形式,它的语言范式,规整而科学;它的语言技巧,自然而艺术。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展现了上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并具有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无疑是中国文学园囿中的一支奇葩。反复解读《诗经》作品,我们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迸发出来的艺术震撼力,而其诗歌语言方面鲜明的音韵美、形式美和风格美,也构成一束束绚丽的光环,令人炫目陶醉,玩味不已。 关键词《诗经》语言艺术美叠词 I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1) (一)课题背景 (1) 1.《诗经》的历史文化影响 (1) 2.《诗经》语言范式之美 (1) 第二章《诗经》语言艺术美,表现为同义叠字的运用. 2 (一)同义词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标志 (2) (二)《诗经》中表示“忧心”“茂盛”叠词举例. 2 第三章《诗经》语言艺术美,表现为叠字的兼格和连用 .. 5 (一) 比较常见的叠字对偶句 (5) (二)比较常见的叠字修辞格 (6) 第四章《诗经》语言艺术美,表现为叠字的变化或统一美 (8) (一)《诗经》中叠字的变化美 (8) (二)《诗经》中叠字的统一美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1 (12) 附录2 (13) 致谢 (14) II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