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如何把公共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如何把公共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如何把公共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原文作者:顾杰

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必然选择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个覆合、叠加的命题,关键词在“权力”和“制度”。这里的“权力”,显然不是统指包括老百姓个体在内的一切权力,而是指作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各级官员手中拥有的公共权力,是公权不是私权,是人民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赋予政府的权力;这里的“制度”,显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制度,不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的那样的制度,而是能够真正把权力关进去的“铁笼子”式的制度,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对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而言,是必须如此、别无他路的必然选择。同时还需要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上来认识这种紧迫性,也可以说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三大工程:

第一,“民心工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群众对根治公共权力腐败看到了新的希望,有利于缓解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以赢得民心,取信于民。

众所皆知,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走过35年的历程,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第二,已进入世界中等偏上的收入行列,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元,是1978年的30多倍。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开出的是一列“特别快车”。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政府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担忧、令人焦虑、令人尴尬的现实,那就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却进入了高风险时期,整个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三个“最”:一是官民关系处于建国以来最紧张的时期,群众说干部不像话,干部说群众不听话,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折断,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股歪风的蔓延,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二是贫富矛盾处于建国以来最突出的时期,中国基尼系数实际已超过了,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三是群体性事件处于建国以来最频繁的时期,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偏激程度越来越高。民众中蔓延着对“两化”不满和“两仇”的情绪,所谓“两化”即指腐化和分化,前者产生贪官,后者产生富豪;所谓“两仇”即指“仇官”和“仇富”。这甚至可以说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最突出、最纠结的矛盾,

而探究其根源,“仇官”情绪和干群关系紧张实际源于公众对权力滥用、以权谋私、以权压民、以权致富的不满。而要缓解这种不满情绪,以取得群众的信任,仅靠道德的说教和号召远远不够。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燃起了人民群众对根治权力腐败新的希望,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决心和勇气,“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为民务实清廉是此次群众路线教育的总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能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率。

第二,“攻坚工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透射出治国理政已进入制度建设的攻坚时期,有利于构建制度体系以更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论文]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可为什么现实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对公共权力不敢监督、不能监督、不会监督、不想监督的现象呢?也许会有人认为是因为没有制度,这种看法也不完全准确,因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先后出台了大量的制度,已告别了“无法可依”、“无制可行”的时代。目前的主要矛盾或重点并不在推出更多的制度,而是解决“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有制不行”、“有制难行”的问题。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表明中央对制度建设达到新的认识水平,释放出对制度建设新的要求和目标。一是要求增强制度改革的紧迫感,使权力运行在科学的制度的轨道上。纵观目前制约党科学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障碍,大多源于体制方面。许多公共权力被滥用,由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而导致的决策浪费,由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而导致的公款的挥霍,却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不完全归咎于无制度,而是源于制度缺乏科学性,是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到位,甚至陷入徘徊不前、摇摆不定的“胶着”状态而导致的。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已实行多年,之所以效果不佳,就因为它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保障。有申报无审核,就无法甄别其财产合法与否,不仅申报制度徒有虚名,而且还会导致官员对其财产的瞒报和少报,反腐败的决策也会失去科学的依据。所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非说要把权力关起来,固化起来,使它动弹不得,而是要把权力纳入到制度的轨道中来,并且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走科学的制度治理之路。二是要求增强制度顶层设计的大智慧。目前,我们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在顶层设计上出现“缺环”和“漏洞”,尚未实现无缝隙的“闭环”的管理。尤其是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缺陷:重制度“要素”轻制度“体系”,即存在着大量的制度建设的“孤岛”现象,制度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出现制度“碎片化”,各项制度之间缺乏呼应、对接和配套;重制度“形式”轻制度“内容”,即存在着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有些制度从表面上看似乎很严谨、很全面,但内容却很虚很空,有名无实,哗众取宠,并不管

用,特别要谨防在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用新的形式主义反对老的形式主义,用花招、虚招、假招反对原有的形式主义;重“潜规则”轻“明规则”,这是目前制度建设中最难克服的弊端,是破坏公平正义、挫伤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性的“惰性制度”。比如,对于公开制度、民主集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等,背后起决定使用的往往是哪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制度管权必须下力气清除或控制“潜规则”的作用,净化制度环境。

第三,“预防工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传递了党和政府扼制各级官员的特权思想,打击各种特权现象的决心,有利于为各级政府及官员构筑一道防止权力滥用的“防火墙”和“防腐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是为了扼制权力游离于制度之外,不受“笼子”的约束而产生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这些提法掷地有声,没有人敢质疑它的真理性。可在法律面前不平等、党纪国法面前有例外的现象在现实中仍然严重存在,最可怕、最令人担忧的是特权思想已渗透、延续到一些“官二代”的身上,过去是父母“恨铁不成钢”,而今都是“恨爹不是钢”。习近平同志在20XX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会议上重申了党章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并且强调这个问题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因为特权思想会让掌权者远离普通人,并无视普通人的疾苦,从而丧失为普通人分忧解难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感。有特权思想、行特权之势的人,是不会用平等、公道、公正的态度对待社会公众的,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损害人民的尊严,撕碎人民的体面,而这往往是激化干群矛盾的导火索。特权使社会主义制度拥有的最大优势—

—社会公正,受到威胁和破坏,使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鱼水关系恶化为“油水关系”、“水火关系”,而要远离这种危险,就必须把权力约束在制度的笼子里。二是为了把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转化为能长期管用的“机制群”,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解决“不敢腐”,主要靠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对一些社会影响极大、造成重大损失的大案、要案,以及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权力腐败,要从重、从严、从快,使那些“想腐败”甚至“能腐败”的人面对高压线,不能越雷池半步;解决“不能腐”,主要靠对权力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实现行政权力的下移、外移,如减少行政审批权,权力没有了,使想腐败也腐败不了,这也叫压缩权力腐败的空间,减少腐败的概

率;解决“不易腐”,主要靠制度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减少漏洞和空缺,权力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权力只有当它遇到阻碍时才会停止扩张和膨胀,这也是权力的本性。有了制度的障碍,即使想腐、能腐也不容易腐;解决“不想腐”,主要靠内在的因素,这就是理想和信念及教育,这是一种自觉的境界,也是相比“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更为艰巨的防治工程。可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保护、爱护干部,使其“安全才能回家”的“安全工程”,起到“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警示作用。

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需要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界定

第一,坚持权力的“有限论”,对公共权力进行依法“确权”,划定权力的范围和边界。在以往的行政改革中,在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时,人们大多是主张我们的政府不应是全能主义政府,应当是有限责任政府,实际上我们政府职能的错位,之所以承担了“无限责任”是因为它包揽了“无限权力”,争权、揽权、扩权成为政府的顽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必须对行政权力的边界进行清晰的划分,防止越权。一是对现有的政府权力进行规范和清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高的层面就是关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把政府的权力限制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法律对现行的行政权力逐一加以清理和确定,使其由多到少,由无序到有序。如湖北省监察厅于20XX年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对省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认真清理和严格审核,将各部门申报的7012项权力,审减为5213项,核减了1799项无法律依据的权力。20XX年6月又完成了省级行政权力第二轮清理规范工作,建立行政权力目录。二是锁定行政权力的边界,严格限制政府权力的盲目扩张。重点是围绕着政企分开,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过多的干预,坚持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政府决不代劳,保证真正成为“四自”主体,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目前我国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钢铁、汽车、水泥等过剩率均已超过30%,从深层次原因看,与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调控乏力有着内在的。政府一味要求把某些产业“做大做强”结果是“做垮”,“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被行政手段变为了“劣胜优汰”。因而,必须督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划清自身与市场、的边界、从过多、过细的微观事务的管理中解脱出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快机构改革电视会议上,讲到的渔船命名都要报国务院审核,类似这样的微观政府管理必须取消。

第二,坚持权力的“下放论”,对公共权力进行充分的“放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深化行政审批制改革,简政放权,压缩行政权力膨胀的空间。在近10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国务院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各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依法

行政、促进了反腐倡廉、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应该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龙头和杠杆作用。但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明放暗不放的“空放”现象仍然存在。各地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群众和对此意见仍然很大。行政审批制改革如果不到位,行政权力就难以被关进制度笼子里。一是实现由多到少的审批,要制定减少审批的硬性目标任务。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目前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消减1/3以上。各地政府都应向中央政府看齐,拿出时间表和量化指标。如成都市政府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先后九次大规模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目前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由原来的1166项减少到100项,减幅达91%。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006项减少到194项,减幅达到%。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之一。二是实现由少到优的审批。最少不等于最优。湖北省政府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仅保留312项,在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的基础上,提出要从最少向最优提升,在优化审批项目的结构上做文章,重点要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取消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审批事项。减少行政管制,不仅能减少权力腐败、权力寻租的机率,而且可以降低创业门槛,释放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解决就业难的民生之本问题。同时,应着眼于“放权”与目前大部制改革的关联度,与职能转变的融合度,只有职能下放了,权力才能真正地下放。

其三,坚持权力的“阳光论”,对公共权力进行公开的“晒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没有公开就无法监督,权力也就无法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没有公开就没有威慑力,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没有公开就失去公众的信任,制度就会降低其公信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坚持在群众有怀疑的地方,撒下信任的种子;在群众认为是黑暗的地方撒下光明的种子;在群众失望的地方撒下希望的种子。一是要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等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增加其程序或流程的透明度,特别要谨防打着“公开”旗号的“假公开”、“伪公开”,或“假程序”、“伪流程”,如干部提拔、招投标等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假公开”,用最民主的形式保证了最不民主的内容。二是要深化财政公开体制改革,完善“三公”经费公开制度,这是行政权力公开的重点、热点,也是难点。中央部门已率先晒“三公”,并推出了全国晒“三公”的明确目标和时间表,即20XX年以前市县政府必须实行“三公”经费的透明化、阳光化。但晒“三公”不仅要全覆盖,而且要细化为标准,进行分类,要让普通百姓看得清、看得懂。三是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并且要有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评议考核,防止信息公开的随意性,不能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四是积极稳

妥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要进行顶层制度的设计,如先试点后铺开,还是一步到位直接铺开;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先公开新提拔官员的,还是新老官员一同公开;是采取自上而下先公开高级官员的,还是自下而上先公开县处级以下的;是所有党政官员一并公开,还是先公开特定系统如纪检、司法、监察、审计部门的。此外,对财产公布的范围,归属权的认定等,都需要加紧调研、论证,制定法规,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

其四,坚持权力的“责任论”,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责权”,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对等。行政问责制,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

子里的一把“铁锁”,因为只要把权力和责任捆绑在一起,权力就必然受到了约束。一是要强化权责一致的制度体系建设,真正做到权力到哪里,责任就到哪里,权力大一分,责任就大一分,有权必有责,二者是对等的、成正比的、不可分割的,尽快改变“权力是个人的,责任是集体的”负盈不负亏的权力责任相分离的现状。特别要合理划分党委和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机构与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对谁主管、谁协管,如何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用权不越权、放权不放任等,应建立权责一致、边界清楚、责任明确、严谨严密的权责体系。二是要推动治庸问责的长效化、常态化的机制健全,把治贪与治懒、治散、治软、治庸、治慢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克服精神之庸与克服责任之庸、能力庸结合起来,提升履行责任的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小作为、乱作为。三是完善络问政、电视问政的新平台,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要向节目播出常态化、问题整改透明化、成果运用科学化方向推进,而不是停留在吸引“眼球”,或官员作秀的层面上。

其五,坚持权力的“热炉论”,对公共权力进行严厉的“制权”,提高制度的公信力和执行效率。

所谓“热炉论”,是源于西方管理学的一种管理法规,意指一种法规或制度犹如一个烧得滚烫的火炉,其特点:第一,它是预先有警告的,炉子烧红了摆在你面前,你是知道碰了后是要被烫的;第二,它是对人平等的,炉子烫人是不分亲疏贵贱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它是贯彻到底的,只要碰到热炉无论任何时候都会被烧伤;第四,它是即刻的,说到就做到,热炉烫人绝不是用来吓唬人的,只要你敢碰它就会烧伤你。

“热炉理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公信力源于执行力,制度的科学化又源于制度的公信力,公信力愈高,其科学化水平愈高。人民群众之所以对某些制度不信任、不信赖、不认可,原因之一就是它缺乏可行性、可靠性,没有制度的诚信度。因此,我们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制度的落实环节上,提高

制度的执行力,降低制度的成本和风险,尽量减少那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出台却又无法执行的制度。实践证明,推出只能写在文件里但无法落实的制度,或管不住坏人却教坏了好人的制度,不仅是形式主义的翻版,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比没有制度还可怕,因为它使坏人做坏事、权力滥用成为“合法”。

第八章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八、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鳊》(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2页 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刑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013年1月22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5—136页 我们查处的腐败分子中,方方面面的一把手比例不低,这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监督缺位、监督乏力,少数一把手习惯了凌驾于组织之上、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权力没有约束,结果必然是这样。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会影响到领导干部的舒

国考常识积累之宪法中的国家制度考点

国考常识积累之宪法中的国家制度考点 知识点梳理 一、国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二、政体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也是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国家结构形式与国家标志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国家标志是国旗、国徽、国歌。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民族自治地方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七、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区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对外交往的权利和管理权,不具有外交权和防务权,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理。 八、财产权制度 1.所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 2.财产权制度: (1)专属于国家: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 (2)专属于集体: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 (3)既可以属于国家又可以属于集体:城市郊区的土地、农村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典型真题 1.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公共所有 【答案】B。解析: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专属于集体所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在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但这些自治权不包括()。 A.享有独立司法权 B.使用自己的货币 C.财政独立 D.享有防务权 【答案】D。解析:特区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对外交往的权利和管理权,不具有外交权和防务权,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国考常识积累之宪法中的国家制度考点.doc

2019年国考常识积累之宪法中的国家制度考点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公共所有 【答案】B。解析: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专属于集体所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在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但这些自治权不包括()。

A.享有独立司法权 B.使用自己的货币 C.财政独立 D.享有防务权 【答案】D。解析:特区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对外交往的权利和管理权,不具有外交权和防务权,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公务员考试网精心推荐: 2018年公务员报考指南 2018年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间 2018年公务员职位表下载 2018年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2018年公务员考试精选16篇 公务员常考的77条文学常识|70个中国文化常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务员65篇|精选24篇|宝典32篇|公考26篇 公务员考试33篇|高分37篇|优秀46篇|经典56篇 公考必看18年中国十件大事|十九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从十九大报告看18年 小编在这里祝福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你是个聪明

和头脑灵活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公务员备考辅导 行测辅导 申论辅导 模拟试题

考生经验 2014四川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考前冲刺题(1)-会计从 业资格考试 为您整理了“2014四川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考前冲刺题(1)”,方便广大

考生备考! 第 1 页:单项选择题第 2 页:多项选择题第 3 页:判断题第 4 页:参考答案解析

第七章 国家基本文化制度

第七章国家基本文化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文化制度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对文化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深刻领会宪法与文化制度的关系,认识宪法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文化制度含义;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宪法与文化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同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网络普及对我国文化制度建设的挑战”,加深学生对文化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家基本文化制度概述 一、文化制度的含义 所谓文化制度,就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有关文化活动,调整文化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政策的总和。 二、文化制度与宪法关系 宪法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制度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我国宪法规定的文化制度 一、我国宪法对文化制度的规定概述 我国宪法十分重视文化制度,历部宪法都规定了文化制度,其中现行宪法的规定最为完备。 二、我国文化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育制度;科技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和体育制度;宗教制度;其他文化制度。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精神文明概述 1、精神文明的含义 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对自己主观世界改造所获得的精神成果,一般表现为教育的发达、科学的进步和思想道德观念的提高。 2、精神文明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近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宪法对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3、精神文明与文化制度的关系 文化制度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精神文明是文化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追求,指导着文化制度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宪法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 我国现行宪法是世界上惟一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规定精神文明方面内容并直接使用“精神文明建设”概念的宪法。现行宪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序言中,宪法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根本任务进行了规定;第二,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三、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四、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1、思想道德建设; 2、文化教育建设; 思考题: 1、试析文化制度、精神文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如何理解文化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3、我国宪法对文化制度的规定有哪些内容?

2018年宪法习题及答案

1、(单选题)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是国家(),担负着审判和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能。 ?A.党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司法机关 ?D.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2、(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规定。 ?A.法律 ?B.部门规章 ?C.民政部门 ?D.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C 3、(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选举。 ?A.选民直接 ?B.同级上一届人大 ?C.下一级人大 ?D.上一级人大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A.国家根本任务 ?B.国家根本制度 ?C.公民具体义务 ?D.公民基本权利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5、(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有权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低一级是()。 ?A.乡级 ?B.市级 ?C.省级 ?D.县级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6、(单选题)下列关于宪法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始得启动修宪程序 ?B.宪法是一切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单选题)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行使的职权不包括()。 ?A.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B.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C.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 ?D.撤销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8、(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A.地方各级党委 ?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大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与法治思想的关系

宪法与法治思想的关系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宪法与法治思想的关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早期法治思想源流 西方的法治精神最早形成于古希腊(尤其是雅典),其中,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包含有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后世传颂的良法之治理论。 古罗马人受惠于希腊法治思想,不仅摄取了希腊法治精神的核心部分而且予以发展。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西塞罗继承了古希腊斯多葛派的自然法理论,认为人的行为要受到约束,国家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在国家管理方而,要依法治国。他坚决反对人治,认为要真正使公民获得幸福,国家应当实行法治,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法治理论没有脱离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法治脉络,但极大地推动了法治理论的发展。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生命、自由、财产是人的天赋权利,在社会契约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在法律上首先要保障人的天赋权利,为此就要实行法治。洛克指出: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法律的公允性和对象的普遍性是实行

法治的另一重要原则。洛克说: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他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也不能以地位优越为借口,放任自己或下属胡作非为,而要求免受法律的制裁。公民社会中的任何人都是不能免受它的法律的制裁的。洛克的自由主义和法治主义思想不仅影响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而且直接被后来的欧美宪法所吸收。 孟德斯鸠虽然深受洛克的影响,把法治的宗旨确定为自由,但在如何确保自由的问题上,孟德斯鸠比洛克考虑得更周全。孟德斯鸠把法、自由、政府形式(或政体)权力、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法治共和国的若干要素进行平而描述,其核心在于揭示法治生成的制度要素分权学说,这也是孟德斯鸠对西方法治思想的最大贡献。 卢梭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政治和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卢梭本人也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认为,公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有用体现公意的法律才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卢梭法治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卢梭关于立法权的观点是很激进的。他认为,立法权只能属于人民,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立法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替代。因此,他反对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也反对洛克的代议制。 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十七世纪的英国宪法是近代宪法的先驱。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在议会与国王妥协并分享政权的基础上,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表明限制国王权力、由议会进行国家治理的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最终确立。1775年北美爆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杨小军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 课程前言 大家好,我们今天给各位介绍的这个主题是关于反腐败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我们用了一个核心的标题来点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话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讲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时特别强调的一句核心关键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这一讲当中我们准备说三个问题:第一个,关于简政放权;第二个问题,权力的分配和监督制约;第三个问题,如何树立法治的权威,用法制来管事、管人和管权。下面我们来介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简政放权 第一个问题,简政放权。简政放权这个主题经常是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或政府职能转换这个标题下来讲的。但我们认为简政放权的本质是在于把权力还给社会,还给企业,还给个人。就是说政府不要过多地去干预和管制社会和权力。其实腐败的问题和简政放权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政府管得过宽,行政权力过大,那在这个权力运行过程当中,它出现腐败的概率就更大、更高。所以,简政放权对于反腐败而言是一个基础性的制度建设。 (一)公权力是制度赋予的 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公权力,腐败是主要从公权力当中来的,这个公权力是从何而来?是制度赋予的。无论是行政机关的权力,法院的权力,还是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它都是制度赋予的,这样才具有公权力的属性,通过法律,通过政治的决定,通过法规等一系列建章立制,然后在这个制度当中谁来行使这个权力,谁管谁,上下是什么关系,左右是什么关系,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相对人、当事人是什么关系等来确定了这个社会的秩序,当然首先是管理秩序。所以,所有的公权力的来源、母体是制度,否则它就不具有合法性和秩序性。(二)改革和完善制度 那么既然权力是从制度当中来,所以公权力的滥用就说明一个问题。这个权力既然从制度当中来,那这个制度是我们自己建的,为什么会出现滥用?因为制度有滥用权力的空间和缺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题目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A德治 ?B专制 ?C法治 ?D君主立宪制 解析 正确答案:C 《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2/30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资产阶级专政 ?B封建专制 ?C多党派联合执政 ?D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正确答案:D 《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不包括哪个? ?A领海上空

?B领海的海床 ?C公海 ?D领海底土 解析 正确答案: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4/30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 ?D最高人民法院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5/3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基层人民法院 ?D村民委员会

解析 正确答案:D 根据《宪法》第111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的范畴。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指的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央军委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8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7/30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家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 解析 正确答案:B

政治领域会考察的申论话题

政治领域会考察的申论话题 华图教育李梦圆 政治领域的话题通常较为敏感,因此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会作为某个小话题出现:如2012年国考省部级申论材料中提到官员片面追求政绩,不讲道德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排除国考申论考察政治话题的可能性,因为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后,多次强调政治改革。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总结政治领域会考察的申论话题。 考察点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反腐三“不”曲 习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的讲话,用“‘三不’曲”释放出将权力运行制度化的信号,表明中央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牢笼的决心。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关键是建立削权、制权、监权三种源头式反腐权力运行制度模式。 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提升对腐败的震慑。一般情况下,腐败官员心中都会对腐败行为与所付出的代价进行一番估量,当腐败“成本”远高于其预期,想腐败的官员便从心理上不敢“伸手”。近年来,众多媒体报道的地方高官落马到反腐涉及人数的上升,体现出党和国家反腐中“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如此高压态势下,将对腐败的惩戒制度化、规范化,在社会上营造出反腐必受重罚的氛围,对腐败行为的震慑力度可想而知。 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强化对干部的监督。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中对“表哥”、“房叔”、“拼爹”等高密度围观形成对腐败问题的跟踪监督,直至对当事人惩治表明权力腐败的有效防范重在监督。党中央将对党员干部腐败的防范机制化,意在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督,构筑民主制度这一制约公权力的“笼子”,只有这样才能限制并规范各地方党政领导对权力的操作,让权力行使切实“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健全对权力的监控。要强力形成反腐败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建立健全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断巩固已取得的反腐成果。可以看出,近年来党中央不断从“削权”和“监权”上来强化对权力的监控,一方面有力强化各级之间的监督规范,不断规范官员手中的权力和权力运行程序,另一方面有力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不断扩大党员群众参与权力的监督。 “‘三不’曲”可谓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在反腐倡廉的“常”和“长”上面狠下功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制度文化关系

——鸡与蛋的关系 谈起制度,大家非常熟悉,每个人都感觉就在身边,耳熟能详。但谈起文化,却觉得抽象,无从谈起,非要载体才能领悟其不同的具体意义,如“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文化是企业的象征”等。如何理解文化与制度的关系呢?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长期养成的骨子里的东西。就像人的性格,长期成长过程中,无论外界的影响,还是自我约束,无形中对自身行为是一种定位,长期的定位、规范,成为自身潜移默化的部分。就形成了性格。性格养成的外部约束就是制度的作用。 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其实制度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作到的;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制度高境界"。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而者交互上升。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2、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3、制度与文化对人调节方式有差异。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因此文化管理又具有一定"强制性"。 4、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5、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必要举措之一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必 要举措之一 导语:2013年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开启。继广东、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会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虽然公开的项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大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内容粗疏,普通公众难以看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5月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个指出,要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应制定预算公开的文本格式和标准,进一步细化支出帐目,对预算的监督问责。 【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推动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接待、公务车购置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工作,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 建立公开预算体制 2013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决定建立公开预算体制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推动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 李克强说,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性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2013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提出了当前要重点推进9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其中第二项是“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这是政府推进这方面工作的一个新举措,社会期待着政府信息公开,尤其是财政信息公开的实质性进展。 二、落实情况 2013年4月18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近80多家政府部门纷纷向社会公开了各自2013年的部门预算。自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起,今年是中央各部门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第四个年头。部门预算与三公经费预算一并公开更便于社会监督,内容从类到项进一步细化 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有很多新变化:一是今年中央各部门在

第三章+国家性质和国家制度(法宣在线学习练习答案)

第三章国家性质和国家制度(法宣在线学习练习答案) 1、(单选题)我国的政权基础是()。o A.工农联盟o B.工人阶级o C.农民o D.知识分子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B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 2、(单选题)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o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o B.民族分管制度 o C.民族区制度o D.民族管理制度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解析:展开解析↓3、(单选题)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o A.更高o B.同发展o C.更低o D.相适应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B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 4、(单选题)在我国,国家的领导阶级是()。o A.工人阶级o B.无产阶级o C.小资产阶级o D.知识分子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解析:展开解析↓ 5、(单选题)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的一项是()。o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o B.坚持政治干预o C.坚持人民主体地位o D.坚持百花齐放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C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 6、(单选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o A.无产

阶级专政o B.多党合作o C.人民民主专政o D.民主共和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解析:展开解析↓7、(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o A.生存环境o B.生态平衡o C.生态环境o D.自然环境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解析:展开解析↓8、(单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o A.工人阶级领导o B.少数服从多数o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o D.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解析:展开解析↓9、(单选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o A.权力制约制度o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o C.少数服从多数制度o D.三权分立制度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 解析:展开解析↓10、(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o A.共产主义制度o B.社会主义制度o C.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制度 o D.资本主义制度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21、(多选题)国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o A.支持o B.控制o C.引导o D.鼓励正确答案:ACD用户选择:ACD解析:展开解析↓22、(多选题)加强科学文化体育建设包括(),保障公民进行文化自由的活动。o A.发展娱乐事业 o B.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o C.发展科学事业o D.发展经济

宪法答案

1、(单选题)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是指具有法的一般特征的规范性文件 B.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所有规范性文件 C.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基本法律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0月1日 B.12月4日 C.12月24日 D.10月10日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A.1975年宪法 B.1954年宪法 C.1949年共同纲领D.1978年宪法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钦定宪法大纲》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正确答案:A 5、(单选题)区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 A.是否有书面文字 B.是否具有最高效力 C.是否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D.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正确答案:D 6、(单选题)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

因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C.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C 7、(单选题)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 A.苏俄宪法 B.法国宪法 C.英国宪法 D.美国宪法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包括()。 A.社会保障机制 B.匿名举报机制 C.立法监督机制 D.政策保障机制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经济上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国家是()。 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正确答案:A 10、(单选题)()泛指规定代议制度、确认宪政的法律。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基本法 正确答案:C 11、(单选题)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 B.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规章制度

题目1/30 中华人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A德治 ?B专制 ?C法治 ?D君主立宪制 解析 正确答案:C 《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2/30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资产阶级专政 ?B封建专制 ?C多党派联合执政 ?D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正确答案:D

《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3/30 中华人民国对领海的主权不包括哪个? ?A领海上空 ?B领海的海床 ?C公海 ?D领海底土 解析 正确答案:C 根据《中华人民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4/30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 ?D最高人民法院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5/3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基层人民法院 ?D村民委员会 解析 正确答案:D 根据《宪法》第111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的畴。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6/30 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指的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央军委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85条规定,中华人民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7/30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家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 解析 正确答案:B 根据《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故本题答案为B。

2015司考宪法知识点: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2015司考宪法知识点: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2015司考宪法知识点: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 一、文化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一)文化制度的概念 文化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基本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综合。文化制度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学艺术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新闻出版事业,文物事业,图书馆事业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 就其内容而言,文化制度大致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第二层次的文化则特指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其本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文明,只不过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而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一般而言,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能够比较清楚地说明一个国家的性质,而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却很难达到这个目的——要达到说明国家性质的目的,还必须加上制度文明。第三层次即最狭义的文化则限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特定的社会事业与产业。 (二)文化制度的特点 1.文化制度具有阶级性。文化制度体现了统治阶级文化价值观,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思想和情感,起着建立有利于统治阶级文化社会秩序的作用。 2.文化制度具有历史性。文化制度的历史性根源于文化的历史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作为规范文化活动和调整文化社会关系的文化制度也具有历史性的特点。 3.文化制度具有民族性。文化是人类智慧、思想、情感凝聚成的社会财富,不同民族有自己特殊的智慧、思想和情感,因而使得各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不同民族的国家的文化制度所体现出的这种民族特色就是文化制度的民族性。文化制度的民族性在宗教制度、教育制度中表现得尤为鲜明。

刘茂林《中国宪法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家基本文化制度)【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家基本文化制度 7.1 复习笔记 一、国家基本文化制度概述 1.文化制度的含义 (1)文化制度是指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有关文化活动、调整文化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政策的总和。 (2)文化制度的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制度、科技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体育制度、文艺政策、宗教制度以及新闻出版制度和其他文化事业的管理制度。 (3)文化制度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①文化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②文化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③文化制度具有历史性。表现在两方面:a.文化制度的时代性;b.文化制度的连续性。 (4)文化制度具有民族性。 2.文化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1)宪法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文化制度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宪法是文化制度化的基本形式,宪法对文化制度的规定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二、我国宪法规定的文化制度 1.我国宪法对文化制度的规定概述 现行《宪法》在序言中对文化制度方面的规定主要有: (1)明确指出了我国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特点。《宪法》序言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2)总结了建国以来文化建设的成就,指出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3)强调了知识分子的作用,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4)要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宪法》在总纲中从第19条到第23条对我国的文化制度的基本内容做了规定。 (5)《宪法》还在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中规定了公民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在国家机构中规定了国家机关管理文化教育的职权。 2.我国文化制度的基本内容 (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第19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教育制度做了规定: ①《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②《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③《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④《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题目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A德治 ?B专制 ?C法治 ?D君主立宪制 解析 正确答案:C 《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2/30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资产阶级专政 ?B封建专制 ?C多党派联合执政 ?D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正确答案:D

《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不包括哪个 ?A领海上空 ?B领海的海床 ?C公海 ?D领海底土 解析 正确答案: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4/30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 ?D最高人民法院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5/3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基层人民法院 ?D村民委员会 解析 正确答案:D 根据《宪法》第111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的范畴。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指的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央军委 解析 正确答案:A

论文:浅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浅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构建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是习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会议中提出来的。它是对权力与义务关系的形象概括,也是回归权力本质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既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新举措。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腐败形势和反腐败工作进入攻坚期。习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总书记的主张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领导人权力制约思想的新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保证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进一步完善社会的公平正义,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成为当今我们防腐工作的重点。 一、构建制度牢笼的必要性 (一)权利的特点 长期以来,我们把权利看成“掌权者意志的体现”,它具有两面性、膨胀性和腐蚀性。一是两面性,即正确的使用权利,它便是为人民、为社会谋福利的工具,错误的使用权

利,它便成为腐蚀人们灵魂,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二是膨胀性,即一旦握有权利,就会不自主的,贪得无厌的追逐名利。“爱好权利,犹如好色”,而“食用、性也”这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一旦掌握了权利,享受了权利带来的福利后,就会用尽手段的最求权利的最大化;三是腐蚀性,即容易令掌权者滋生权大于法的心态,以致放纵欲望、迷失本性,不愿“进笼”接受制度的束缚。 (二)构建制度牢笼的重要性 因为权利具备上述特性,其就犹如一头猛兽,如果缺乏有效制约,一旦兽性发作,则往往使得无辜的百姓沦为受害者。所以构建制度的牢笼,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第一,构建制度的牢笼是权力监督的必需和现代民主社会的必然 笼子多与动物有关,有两个功能,防止动物走失,二是防止动物伤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概因权力具有虎狼之兽性.权力失去约束和制衡,就犹如脱缰的野马,放归山林的虎啸,为所欲为,极尽其所能行贪污腐败之事。所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是权力监督的必需和现代民主社会的必然。 第二,构建制度的牢笼是当前我国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防腐工作,一直是当前社会最为迫切的使命,回看过去

公民与宪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公民与宪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题要 在生活中,我们有两个词非常的熟悉,公民与宪法,我们是作为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与国家制定的宪法之间有怎么样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在生活中,我们有两个词非常的熟悉,公民与宪法,我们是作为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与国家制定的宪法之间有怎么样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公民的含义 公民与宪法,首先要了解公民的含义。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公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包括以下的内容:公民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是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

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宪法的含义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三、公民与宪法的关系 1、宪法与公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宪法就在我们身边,时刻衡量着每个人的行为是否合法。 2、一般而言,宪法是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的: ①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②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③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 3、宪法是全体公民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我们每个公民要经常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范,自觉遵守宪法。 我们在生活中中遵循着宪法的要求,就如同国家要求

宪法文化的内涵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宪法”一词成了高频词汇,总共出现了38次之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如何发挥宪法的作用以及如何贯彻依宪治国的要求都作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制度安排。笔者认为,仅仅从制度上作出安排还不能完全弥补多年来宪法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所遭受的冷落。只有在人们的心中深深的打下宪法的烙印,让所有人对宪法产生敬畏之心,才能使宪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法律文化的角度论述敬畏法律的重要性,以及从权利约束和权利保障两个方面论述怎样构建宪法文化。 一.宪法文化的内涵 依法治国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概念,但是又很宏观的一个概念。如何理解它,在笔者看来,不如从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法治国家”来认识一下。那到底什么是法治国家呢?在论述之前这个概念之前,我想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明我对它的认识。 笔者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曾供职于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期间,酒店安排我接待了一位美国的住户。这位叫尼尔森的美国商人一直生活在美国。入住后,按照既定的安排,酒店给尼尔森先生安排了一份午餐,为其接风。了解到尼尔森先生喜欢吃鱼,我们就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这道菜上来以后,尼尔森眼睛一亮,连说“谢谢”。看得出,他真的很喜欢这道菜。尼尔森在我们的谦让之下,夹了一块鱼肉。然而,肉还没有送到嘴里,就被他放回了盘子里。他很失望地对我们说:“很抱歉,我不能吃这条鱼了。”我们十分惊诧,很担心是卫生方面出了问题,引起了他的警觉。尼尔森先生却解释说:“根据我们美国的法律规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吃有籽的母鱼。你们看,这条鱼有籽啊,我不能吃。”我连忙说:“没关系,这是在中国,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你可以尽情品尝。”尼尔森却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美国人,我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尼尔森自始至终没有吃一口鱼肉。他的行为让我和餐饮部的经理都肃然起敬。 在中国,只要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能够被逮到的,哪怕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国家保护动物,都有人会费尽心机的弄到餐桌上。而一名普普通通的美国商人,在异国他乡都能够不受主人热情的影响,如此遵守法律、敬畏法律,这就是一个法治国家在自己公民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就是“依法治国”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法治国家的要义。让每个公民都敬畏法律,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上都打下法律的烙印。 那怎样让人们敬畏法律呢?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治国,大力弘扬法律文化,尤其是宪法文化,把宪法文化深深的植根于每个公民的心中。这不仅仅是基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基础性地位,更在于宪法精神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其中所包含的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监督权力等,都体现了宪法精神。而这些精神的实现都有赖于对宪法文化的弘扬。都是基于对宪法文化的敬畏。 二.弘扬宪法文化的措施 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这就意味着国家治理必须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必须将宪法精神、宪法规定贯穿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出发点,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这也是宪法文化中国家理性的表现。要弘扬宪法文化、宪法精神就必须把握宪法精神的重点即权利约束和权利保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