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世纪文学写作:反讽——关于一种态度与立场的写作

20世纪文学写作:反讽——关于一种态度与立场的写作

2017年第5期?总第66期

14

评 论20世纪文学写作:

反讽——关于一种态度与立场的写作

阎连科

1995年前后,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使

美国“黑色幽默”的文学大船登陆中国,与此同时,还有

索尔·贝娄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品钦的《万有引力之

虹》,冯尼格的《冠军早餐》,加之这一时期同船登陆的

“垮掉的一代”中克鲁亚克的《在路上》,金斯堡的《嚎叫》

与《祈祷》,还有作为黄色小说出现的《洛丽塔》和《北回

归线》等,使得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正襟危坐、英雄主义、

君子相貌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伟光正”、“高大全”,

在一夜之间被冲得七零八落,不堪一击,加之当时王朔

写作中对崇高、正统的犀利讽刺与解构,使得社会主义

中国文学高楼的坍塌声,直到今天都还回响着地震般、

海啸般的余音,乃至于近些年来,想要修复社会主义的

文学大厦——对于主旋律、正能量、颂国歌党的每一次

努力的建筑中,都还伴随着边建边塌的声音。长期以

来,那些评论家和文学史家,都以为给中国文学带来最

大影响的是由拉美“文学爆炸”冲击波卷来的魔幻现实

主义,而我个人以为,其实真正颠覆了社会主义文学大

厦的文学,改变了中国作家文学观和文学观内的世界

观——不是世界观下的文学观的,是这一时期到来的

充满着讽刺、颓败、夸张和迷惘及对一切都持解构态度

的美国文学。这一时期,中国读者面对《在路上》 《嚎叫》

《第二十二条军规》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洛丽塔》

《第五号屠宰场》 《冠军早餐》等一波一批、席卷而来、带

着颠覆意味的美国小说,在批评家看来,到来的是“迷惘

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派别与主义,然对于作家而言,则是“肆无忌惮”、“想象的自由”和文学面对现实的“百无禁忌”。——一句话,文学无禁区。自由高于一切。唯有自由,才为真实。唯有自由,方可以摆脱革命文学和传统现实主义在题材——不仅是方法上的禁锢与约束,更是内容本身的无有不可,无有不能。直到今天,中国作家在谈论世界文学中的20世纪时,都在议说卡夫卡、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法国新小说、戏剧的荒诞派和杜拉斯及意识流和意大利的卡尔维诺,而被疏忽和遗忘的是这时的美国文学。这种集体相约般的对巨大冲击的遗忘与疏忽,如同无意识一样,也如同有预谋一样,不约而同,齐默哑然。为什么会这样?这多少包含着今天的写作者们,在特定写作环境中对自由的一种逃避;也同时有一种对强悍的反感和疏远,而对偏弱的亲近与同情。拉美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除了那些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征服,还有这种国人的“第三世界”观。从感情而言,中国文学找到了“落后地区文学发达”的证据,可以以此树立、并证明着中国文学在未来的可能性。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好莱坞都非常发达的美国,虽然文学也一样强悍——那种“垮掉”、“迷惘”和“黑色幽默”中,正透着敢于面对一切的自由与力量,但却被人类与作家们共有的“冷疏”心理和有意的沉默给视而不见了。用沉默给坦然遗忘了。从另外一个更为文学的角度说,美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是一种未完成的影响。所以,因为“未完成”,遗忘和缄默其影响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 《20世纪文学12讲》系阎连科201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的授课讲稿,本期刊载的是第九讲和第十讲。上期刊载的是第七讲和第八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